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良知良能

良知良能

孟子哲学术语。指先天具有的道德和才能。《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和知识、才干皆与生俱来,不假外求,用内省的方法即可获得,无须学习和实践。明王阳明的“致良知”是这一理论的发展。

猜你喜欢

  • 明府

    明府君的简称。汉代对郡太守的尊称。《汉书·龚遂传》:议曹王生谓渤海郡太守龚遂:“明府且止,愿有所白。”《后汉书·张湛传》:主簿谓曾为太守的张湛:“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李贤注:“郡守所居曰府,明府

  • 阿尔卡特石人像

    古突厥人遗物。通高285厘米。面东。脸型宽圆,蓄八字胡,身着翻领大衣,腰束带,佩剑及短刀,垂系砺石、小囊。左手扶持剑柄,右手举杯至胸前。身后为石棺,火葬。新疆温泉县阿尔卡特草原出土。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

  • 俞大猷

    1504—1580明福建晋江(治今泉州)人,字志辅,号虚江。少好读书,知兵法。世袭百户。举嘉靖十四年(1535)武会试,授千户,守御金门。二十八年朱纨巡视福建,荐为备倭都指挥又参与镇压琼州(今海南)五

  • 长流贼曹参军

    官名。三国魏、西晋时公府及位从公开府者均有贼曹掾,主缉捕盗贼事。司马睿为镇东大将军时,其府置长流、贼曹二参军。南朝宋公府有长流贼曹参军一人,官七品;其小府则置禁防参军。齐复东晋之制,公督府佐吏有长流、

  • 翰林学士院

    官署名。唐初于翰林院设翰林待诏、翰林供奉,掌撰拟诏旨,批答表疏。开元二十六年(738)改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在宫中别建学士院为其居所,专掌机要诏命,职权甚重。肃宗以后又置翰林学士承旨为院长,虽非正式官

  • 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

    篇名。革命派在日本东京拟订,刊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四月五日(1906.4.28)《民报》第三号号外,内容计十二条,列举双方根本分歧,归结为是否革命,是否实行民主政治,是否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三方面。自此,革

  • 大礼五使

    官名合称。亦称南郊五使。五代、宋代皇帝亲行祭祀、大礼时临时设置,事讫则罢。唐穆宗长庆以后,设礼仪使,以太常卿为之,大礼使以御史中丞为之。五代后梁以河南尹为大礼使,分置礼仪使、仪仗使、法物使。后唐始置五

  • 求是报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三年九月五日(1897.9.30)陈季同、陈寿彭兄弟创办于上海。旬刊。陈衍主编。内编分交涉、时事、附录;外编分西报、西律、制造、格致、泰西稗编诸门。所采多自法文书报,分各国新闻、格致

  • 伯益

    即“益”。

  • 庆军

    清淮军将领吴长庆所部。咸丰十一年(1861)吴长庆奉两江总督曾国藩命,率庐江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军,以所部五百人别为庆字营,后亦称庆军。同治二年(1863)隶属李鸿章,参与镇压捻军,所部有马步共十一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