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营道县

营道县

西汉置。治奔、巢二水口,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偏东泠水上游。属零陵郡。东晋至南朝齐属营阳郡,梁、陈属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移治故泠道县(今宁远县东偏南四十里)。属永州、零陵郡。唐武德四年(621)又移治今湖南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为营州治。五年为南营州治。贞观八年(634)为道州治。天宝元年(742)改为弘道县并移治今道县。北宋建隆三年(962)复为营道县。为道州治,元为道州路治。明洪武九年(1376)废。

猜你喜欢

  • 克孜尔千佛洞

    又称“赫色尔石窟”。在今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凿建于木札特河河谷北岸的悬崖上。为中国著名石窟。约始凿于东汉末年,多数系十六国时期至唐代之遗存。现存洞窟二百三十六个,其中七十四个窟形较完整,保留壁画也

  • 火药新编

    书名。清王文灏撰。系作者在入神机营充枪炮厂化学教习期间为讲授火药制造而辑成。光绪十五年(1889)付梓颁发各厂、各局。书中述及火硝、硫黄来源、提法、纯度试验、造炭之纯法以及各种火药配制之法、收藏之法等

  • 陈留国

    三国魏黄初三年(222)改陈留郡为国。治陈留县(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城)。五年复为郡。太和六年(232)又为国。辖境相当今河南开封市和尉氏县以东,延津、长垣等县以南,民权、睢县以西,扶沟县以北地。西晋

  • 朝代名。公元581年,杨坚(隋文帝)代北周称帝,国号隋,建元开皇。开皇三年(583),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九年,隋军渡江灭陈,统一全国。炀帝大业时,统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人口四千六百零一万

  • 左允

    官名。渤海国置。比唐尚书左丞。

  • 义熙土断

    见“土断”。

  • 雌黄银

    见“砷白铜”。

  • 四译馆

    见“四夷馆②”、“会同四译馆”。

  • 冀宁路

    见“太原路”。

  • 唐宣宗

    810—859即李忱。唐代皇帝。公元846—859年在位。初名怡。宪宗第十三子,武宗叔。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即位后,罢李德裕党,重用牛僧孺党。恢复佛寺,杀道士赵归真等人,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