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
蒙古族乞颜·孛儿只斤氏贵族创建的国家。金泰和六年(1206),成吉思汗(铁木真)在斡难河、克鲁伦河河源地建国,历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至忽必烈汗(元世祖),均用此国号。蒙哥汗时,疆域东至于海,西包斡罗思地,南至淮河,北至西伯利亚。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汉语国号为大元。蒙语国号仍称大蒙古国。
蒙古族乞颜·孛儿只斤氏贵族创建的国家。金泰和六年(1206),成吉思汗(铁木真)在斡难河、克鲁伦河河源地建国,历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至忽必烈汗(元世祖),均用此国号。蒙哥汗时,疆域东至于海,西包斡罗思地,南至淮河,北至西伯利亚。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汉语国号为大元。蒙语国号仍称大蒙古国。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新置散职八尉之一,正九品。
又称轘、轘刑,俗称“五马分尸”。古代一种酷刑。将人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撕裂尸体。春秋时即有此刑。战国时亦屡见,如《史记·商君列传》载“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秦始皇本纪》载
爵名。东汉置,位在乡侯下。晋、南朝宋、梁及北魏皆置。初封都亭,后无封地。
西汉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与父母兄弟皆为乐师。后坐法腐刑,给事狗监。妹得幸于武帝,号李夫人。善歌,为新变声。时武帝耽于祠祀,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他乃承意依诗为新声曲。及李夫人产昌邑王,由是贵为协律都
书名。唐段成式撰。三十卷。书名取义于梁元帝“访酉阳之逸典”语。包括前集二十卷,三十篇,九百一十条;续集十卷,六篇,三百七十八条。略用晋张华《博物志》体例,分类辑录所见秘府典籍及杂著、传闻等,凡志怪、传
壮语音译,意为沙人。壮族自称之一。今云南富宁、广南、麻栗坡一带壮族多以此自称。因多住山区,亦被称为山人。
?—1292元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字世传,号简齐。龙虎山正一道第三十六代天师。至元十三年(1276),奉召至大都(今北京),受命主领江南道教。十八年、二十五年再次入觐。卒,其子与棣嗣,为三十七代宗
见“猛安谋克”。
即“忽汗州”。
隧或作燧。即亭候。因秦汉边塞诸亭多置烽火台,故名。一说亭、燧为边防哨所名,而燧较亭小,仅为守烽之所。或说亭、燧名异实同。汉代缘边塞、道路广置亭燧,各距三五里,屯燧卒以候望警备,以亭、燧长主之。数燧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