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曹尚书
官名。北魏前期尚书省虞曹长官。《山徽墓志》载其父曾任此职。
官名。北魏前期尚书省虞曹长官。《山徽墓志》载其父曾任此职。
①秦置。治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高帝立中子刘恒为代王,都此。北魏移治今榆次市东,北齐天保中又移治今榆次市。秦至北周皆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590)改为榆次县。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平陆县置。治今山东
?—826唐人,本姓王,名日简。事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为小将。元和中,自拔归朝,授代州刺史。长庆初,镇州军乱,授德州刺史,以经略其事。次年,擢横海节度使,赐今姓名。使子同捷入侍,又进奉钱千万。同捷归,请兼
金代杂税。金沿宋制,州县雇用下级僚属司吏,于民间验物力多寡摊派费用,称司吏钱,为免役钱的一种。
外商企业。清同治五年(1866)由法商创办于上海,经营煤气。最初资本三万两,光绪十六年(1890)增至五万两。十八年停业。
元代北方赋税科差之一,以民户为征收对象。元宪宗时定为每户白银四两。世祖即位,推行钞法,包银改为以钞输纳,每户钞四两;当时通行中统钞,二两(贯)同白银一两,故而包银实际上比原额减半。包银征收时按各户贫富
即今湖北长阳县西北白沙驿。《资治通鉴》:隋开皇八年(588),大举伐陈,遣“王长袭引步卒自南岸击昕别栅,大将军刘仁恩帅甲骑自北岸趣白沙”,即此。
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宫苑副使、左右骐骥副使、内藏库副使置,从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清置为散阶官号,乾隆二十年(1755)改武德将军置,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五品之封赠。三十二年,
官名。初为职衔名义。唐代非内侍省长官内侍监而受命主持内侍省事者。《旧唐书·高力士传》:“先天中,预诛萧、岑等功,超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同正员。开元初,加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新唐书·兵志》:
?—76东汉南阳安众(今河南邓州东北)人,字叔庠。少以父任为郎。年二十余出任辰阳长,兴设学校,禁绝淫祀。后为谒者,监伏波将军马援军,以恩信招降武陵蛮。明帝时历任东海相、尚书令、司隶校尉、河内太守等职。
见“金齿”、“孤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