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广
南宋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祖籍赵州庆源(今河北赵县),字汉卿,号潜庵。因创传贻书院,学者称传贻先生。朱熹门人。从父恩授保义郎转忠训郎。其学恪守师说,认为“学者须是将圣人言语熟读深思、昼夜玩味,则可以开发吾之知识,日就高明,涵养吾之德性,日就广大”(《宗辅录》)。著述多散佚,今有《诗童子问》及邑人所辑语录《宗辅录》。
南宋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祖籍赵州庆源(今河北赵县),字汉卿,号潜庵。因创传贻书院,学者称传贻先生。朱熹门人。从父恩授保义郎转忠训郎。其学恪守师说,认为“学者须是将圣人言语熟读深思、昼夜玩味,则可以开发吾之知识,日就高明,涵养吾之德性,日就广大”(《宗辅录》)。著述多散佚,今有《诗童子问》及邑人所辑语录《宗辅录》。
昆明市境内的著名古迹。位于市区之南,东、西两塔相峙而立,均为南诏晚期所建。东、西寺塔均呈四方形,各十三层,高约20米,砖砌,唐代佛塔风格。东寺塔清代已倒圮,光绪年间重修时移至以东数百步之新址。
在今河北定州市城内。原属开元寺,今寺已毁,仅存一塔。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至和二年(1055)完成,历时五十五年。塔建于高台之上,砖结构,八角十一层,高达80余米,为中国现存最高的砖塔,各层
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北滨河。《资治通鉴》:陈太建七年(575),周齐王宪入齐境,“所向克捷,降拔三十余城,皆弃而不守,唯以王药城要害,令仪同三司韩正守之”,即此。
古部落名。以部为氏。与纯突邻世同部落,游牧在意辛山(今内蒙古二连西南)一带。后分别并入北魏、柔然。投北魏者,后改纥奚氏为嵇氏。
官名。春秋战国楚置。掌军政,领兵征战。相当于别国的司马官。《左传·桓公十一年》:“莫敖患之。”杨伯峻注:“莫敖,楚国官名。即司马。此时之莫敖,盖相当大司马之官,但以后楚又另设大司马、右司马、左司马,莫
古代一种中兽医治疗法。唐代使用针刺放血法治疗马病,并总结出十二穴位放血治病之方法。《司牧安骥集·伯乐针经》说,此法可“泻热壅之患”。春季给马放血,可使夏季少生热病。放血多少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司牧安骥
西晋代郡(治今河北蔚县东北)人,字景真。兵家子。寓居洛阳缑氏县。诣师受业,闻父耕叱牛声,以不能荣养老父,投书而泣,自耻士伍,欲以宦学立名。年十四,诣洛阳,游太学,见嵇康写石经,徘徊不去。年十六,佯狂游
南朝宋或南齐初武昌(今湖北鄂州)人。旧题晋人。字庆豫,或名戴凯。曾任参军、南康相,以诗文名世。著《戴凯之集》(已佚),现存《竹谱》,是中国最早关于禾本科竹亚科植物专著。首次对竹类植物进行了全面研究。在
书名。清孔广森著。六卷。内篇三卷,外篇三卷。约乾隆四十五年(1780)前后成书。内篇主要讨论高次方程解法,外篇主要讨论高次方程应用,其中主要有“割圆弧矢”、“新设三角法”、“勾股难题”、“斛方补问”等
1238—1310元东昌堂邑(今山东聊城)人,字无咎。至元十八年(1281),以真定路儒学教授擢为典瑞少监。二十四年,从征叛王乃颜。二十八年,入侍世祖讲史。成宗时任集贤侍讲学士、集贤学士、太子谕德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