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入唐使
日本为迎接遣唐使归国而派遣的使节。唐天宝十二载(753,天平胜宝五年),遣唐使藤原清河归国,途中因船只失事而返唐。日本遂于乾元二年(759,天平宝字三年)以高元度为迎入唐大使赴唐。
日本为迎接遣唐使归国而派遣的使节。唐天宝十二载(753,天平胜宝五年),遣唐使藤原清河归国,途中因船只失事而返唐。日本遂于乾元二年(759,天平宝字三年)以高元度为迎入唐大使赴唐。
以禹为首之夏氏族。详“夏②”。
明陕西巩昌(今甘肃陇西)人。洪武时以荐举授泰州教谕。秩满朝京,召问经史及政治得失,直言无隐,任为左赞善。以亮直见重,官至礼部尚书。洪武末病卒。
1807—1879清湖北襄阳人,字地山。道光进士。历官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等。咸丰三年(1853)奉命在籍办理团练,抗拒太平军。六年回京,在南书房行走。同治二年(1863)任左都御使。后迁工部尚书兼
官名。殷代武官,主征伐、田猎、驻防。《甲骨文合集》第二七八九三片:“以多田伐又封。”
官名。汉于郡与王国置*文学,总称郡国文学。
官名。隋开皇六年(586)置,为尚书省刑部司门司次官。掌本司之籍帐,侍郎缺则掌司事。大业三年(607)废,改置承务郎。唐武德三年(620)复置,一员,从六品上,仍为司门司次官。龙朔二年(662)改为司
范(範)学校名。以造就中学教员及初级师范学堂教员为宗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布《优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及各省城宜各设一所,考收初级师范学堂毕业生及普通中学毕业生入学肄业。分类编科,共四类
?—769唐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西南)人,字章甫。冠族世家。天宝初,以荫调渭南尉。后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辟为行军司马。天宝十五载(756),从肃宗至灵武,与杜鸿渐等劝进。擢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建议卖官、度僧
明丰城(今属江西)人,字本清。浙江副使杨瑄之子。幼习天文,授钦天监五官监候。正德初年,屡以天变为名,上书指斥宦官刘瑾,两遭杖责。谪戍肃州(今甘肃酒泉),以杖伤过重,死于途中。
书名。题南沙三余氏撰。五卷,分述福藩、鲁藩、唐藩、桂藩、唐王聿事。书撰于《明史》既成之后,采摭旧闻,多所补正,揭出南明君臣多“苟安无智,苟且富贵”,颇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