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县
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都匀卫置。治今贵州都匀市。为都匀府治。1966年析县城区设市,1983年县撤销并入。
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都匀卫置。治今贵州都匀市。为都匀府治。1966年析县城区设市,1983年县撤销并入。
满语官名。又称都堂。清入关前所设职官。设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共十人。意为“理事官”、“断事官”,故又称“理事十大臣”,与“理事听讼大臣”五人共同掌理国政,凡诉讼之事,先经扎尔固齐审理,然后由
唐襄王李煴年号(886)。
1847—1930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名宗海。清光绪年间曾在太湖水师营务处办事,移家吴县(今苏州)。工金石书法,擅于书画鉴别。从同里韩华卿习昆曲,尽得奥秘,创“俞派唱法”,江南、浙西昆曲界奉为宗
①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皮氏县置,因县西龙门山为名。治今山西河津市西。属高凉郡。东魏属北乡郡。北齐、北周为龙门郡治。隋先后属蒲州、河东郡。唐武德、贞观中为泰州治。其后先后属绛州和河中府。北宋仍属
官名。三国吴所置之纠察官。孙皓当政,张俶表立弹曲二十人,专纠司官吏不法行为,于是爱恶相攻,互相谤告。弹曲承言,收系囹圄,因而听讼失理,狱以贿成。
清末革命军事团体。宣统三年十一月(1911.12)由陈其昌等发起,以“义勇”为宗旨,在上海招募“国文粗通,具有尚武精神”中青年入伍。旋在南京设立事务所。后因经费不支,改属陆军部节制。
官名。又称堂郎中。清内务府佐官。雍正十三年(1735)置。掌府内文官铨选,并查核所属各司处承办事务。
本春秋许国,秦置县。治今河南许昌县东。《史记·陈涉世家》:“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即此。两汉属颍川郡。东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都此。三国魏黄初二年(221)改为许昌县。
书名。南宋陈俊卿、虞允文等撰。三百卷。绍兴九年(1139),诏续修元丰以后会要,累年未成。乾道四年(1168),以尚书左仆射陈俊卿兼提举编修。五年,秘书少监汪大猷请删定蔡攸所修《政和重修会要》。六年书
又称圣钱。太平天国货币。见“太平天国圣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