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都御史

都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长官。明左、右都御史各一人,本正三品,旋改正二品。次为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本正四品,旋改正三品。再次为左、右佥都御史各二人,本正五品,旋改正四品。掌纠劾百司,提督各道御史,为皇帝耳目风纪之臣。皇帝派往各地的总督、提督、巡抚、经略、总理等大员,皆兼都御史衔,以便行事,但不理都察院事。清左都御史,满汉二人,正二品,雍正八年(1730),改从一品;左副都御使,满汉二人,正三品。原有左佥都御史一人,乾隆十三年(1748)省。右都御史为总督加衔,右副都御史为巡抚、河督、漕督加衔,不理都察院事。

猜你喜欢

  • 僧伽罗

    即“师子国”。

  • 蒲辇

    见“猛安谋克”。

  • 根窝

    清代盐商以贩盐为世业的专利凭证。又称窝根、引窝。源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改行*纲法的*窝本。清初承明制,两淮盐课招商认窝缴纳,后成世业,称根窝。有根窝者称为窝商。窝商最初需费银一二千两,即可凭根

  • 秦仲

    秦之先祖。非子曾孙。周宣王即位,被任命为大夫,奉命征西戎,兵败被杀。

  • 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其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和甘肃东部、内蒙古南部、湖北西北部一带。因遗物中最有特点的器物

  • 蚕纹

    古代青铜器纹饰。纹形为蚕的图案化形象。蚕体一般呈S形卷曲,圆头,有两目。多用为器物口沿下或足部装饰。盛行于商代和周初。

  • 古代车上饰物。以青铜铸成,其上部为扁圆形带有辐射状镂孔的铃,内装弹丸,动时可以作响;其下部为长方形空座,座面常有钉孔,供安装时固定用。銮安装在轭首或车衡上。西周始流行。

  • 南诏铁柱

    又名弥渡铁柱、崖川铁柱。南诏文物。柱高3.3米,圆周1.05米,现存云南弥渡县城西南土主庙之土台上。柱上题款一行:维建极十三年立。建极系南诏王世隆年号,时当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此柱通体铁铸,题

  • 郭邈山

    宋人。商山农民起义首领。参见“张海”。

  • 诬告法

    明初制止诬告之法令。永乐元年(1403)定。凡诬告三、四人者杖一百,徒三年;五、六人者杖一百,流三千里;诬告十人以上者,凌迟,家属迁化外。语儿 又作禦儿(《国语·越语》)。春秋越地。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