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尹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左传·昭公十二年》:“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左传·昭公十二年》:“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
书名。清卞乃譝撰。一卷。太平军起义后,卞氏于咸丰三年(1853)入镇江江南提督邓绍良军幕,襄办文案。咸丰九年升署娄县知县,后城破被杀。此编即其随军作战纪事。起咸丰三年,迄咸丰七年。述江南战事颇详。为太
职衔名。唐代宰相职衔名义。停知机务即罢宰相职。《旧唐书·太宗纪下》: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刑部侍郎崔仁师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睿宗纪》:景龙四年(710)“崔日用为雍州长史,薛稷为右散骑常侍
供军用开支的赋税。西周末期至春秋时,各诸侯国始征车马甲兵等实物为军赋。《史记·秦本纪》,秦孝公十四年(前348)“初为赋”。或以为即征收军赋。汉代征收算赋,据《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为治库
府兵基层组织。隋诸卫所统亲、勋、翊卫府置,东宫领兵开府皆置,为府兵长期集中居住之所;每坊置坊主一人、佐二人,检查户口,劝课农桑;后因军人在城坊分散居住日益普遍,军坊遂不复存在。
书名。清朱一新撰。分上、下卷。光绪十一年(1885)成书。本书由分纂《顺天府志·坊巷门》稿本增补而成。分区记载坊巷、胡同、街市,于官署、寺观、王公宅第、会馆、桥井皆随地附入,并征引旧籍中有关琐闻轶事和
1883—1948四川隆昌人,初名位堂,字明玉,后易名树中,字理君。泸州川南经纬学堂毕业。清光绪三十年(1904)赴日本留学。次年加入同盟会,后任四川分会会长,并经理《民报》。宣统二年(1910)与汪
宋代翊卫府郎、中郎统称。
昇)泰(?—1095一作升太。宋大理国权臣。大中国主。云南苍、洱间白蛮(白族)。大理国布燮、鄯阐侯高智升之子。元丰三年(1080)杨义贞篡段氏位,奉父命起东方爨僰兵诛义贞,拥段寿辉为国君。绍圣元年(1
战国时所开鸿沟(汉代名狼汤渠)支派之一。故道自今河南开封县东从鸿沟分出,东流经杞县、睢县北,宁陵县、商丘市南,夏邑县、永城市北,安徽濉溪县南,宿州市、灵璧县、江苏睢宁县北,至宿迁市西注入古泗水。楚、汉
即“周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