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儒翰
一称小马礼逊,或秧马礼逊。马礼逊长子。1814年生于中国澳门。幼习中文,精通中国语言文字。清道光十年(1830)在广州充任英商翻译。十四年继父业为传教士,兼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特派委员会翻译及中文秘书。***战争时,在侵华英军中任翻译。二十年随懿律和义律同乘兵船到天津,与琦善谈判。二十二年随璞鼎查参与《南京条约》的起草与谈判。英国割占香港后,充任香港总督中文秘书、香港立法局委员。病死于香港。著有《中国商务指南》。
一称小马礼逊,或秧马礼逊。马礼逊长子。1814年生于中国澳门。幼习中文,精通中国语言文字。清道光十年(1830)在广州充任英商翻译。十四年继父业为传教士,兼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特派委员会翻译及中文秘书。***战争时,在侵华英军中任翻译。二十年随懿律和义律同乘兵船到天津,与琦善谈判。二十二年随璞鼎查参与《南京条约》的起草与谈判。英国割占香港后,充任香港总督中文秘书、香港立法局委员。病死于香港。著有《中国商务指南》。
?—849唐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少习《左传》,投笔从戎,为雄武军使。会昌元年(841),卢龙军乱,起兵平乱。次年,定幽州,遂为节度使。回鹘扰境,遣将兵大破之,加兼东面招抚回鹘使,又败回鹘于五原(今陕
一种炼铁与炼钢实行流水作业的冶炼炉。惟见于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并配有插图。为串联使用的冶铁炉和炒钢炉的合称。以竖炉冶炼生铁,炼得的生铁流入方塘后,可直接炒成钢或熟铁,减少生铁再熔化过程,实现半连续性
报纸名。清光绪十年三月一日(1884.3.27)创刊于广州。由海墨楼石印书局承印。创办人和编辑人不详。小张四版日报(逢十休刊)。月汇编成卷,名《中西纪事汇编》。内容除新闻、评论外,还刊载不少石印的新闻
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敬林。孔愉从弟。仕历中丞。性嗜酒,王导尝戒之,不从,仍耽酒如前。尝与亲友书曰:“今年田得七百石秫米,不足了曲蘖事。”卒于官。
1884—1915清末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原名思复。十五岁应童子试,补博士弟子员。光绪三十年(1904)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三十二年归国,在香山创办隽德女学,提倡女子教育。次年为谋刺李准受伤被
又称晋律。西晋法律。三国魏末,司马昭为晋王时,命贾充、杜预、荀勖、裴秀等十四人删改《魏律》,去其苛秽,存其清约,就汉律九章新增十一篇。晋泰始三年(267)修成《晋律》二十篇,六百二十条,二万七千六百五
五代后蜀广政元年(938)所铸铜钱。径九分,重三铢,字八分书。铜质浑厚。广政通宝
在今广西桂林市南。清咸丰二年三月初一(1852.4.19),太平天国萧朝贵设伏败清将乌兰泰,即此。
?—前207秦人。先世为赵国贵族,因父母有罪,没入秦宫,兄弟数人皆生于隐宫。后为宦者,任贱役。以通于狱法,举为中车府令,私自授公子胡亥决狱。曾犯罪被蒙毅据法判以死刑,秦王政(即秦始皇)赦之。后兼行符玺
佛教名词。旧译为五阴。“蕴”是梵文Pancaskandha的意译。含“集聚”、“和合”之义。佛教认为,人的身心均非真实的存在,只是由“五蕴”聚合而成:一色蕴(Rupa),指“四大”、“五根”、“五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