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儒翰
一称小马礼逊,或秧马礼逊。马礼逊长子。1814年生于中国澳门。幼习中文,精通中国语言文字。清道光十年(1830)在广州充任英商翻译。十四年继父业为传教士,兼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特派委员会翻译及中文秘书。***战争时,在侵华英军中任翻译。二十年随懿律和义律同乘兵船到天津,与琦善谈判。二十二年随璞鼎查参与《南京条约》的起草与谈判。英国割占香港后,充任香港总督中文秘书、香港立法局委员。病死于香港。著有《中国商务指南》。
一称小马礼逊,或秧马礼逊。马礼逊长子。1814年生于中国澳门。幼习中文,精通中国语言文字。清道光十年(1830)在广州充任英商翻译。十四年继父业为传教士,兼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特派委员会翻译及中文秘书。***战争时,在侵华英军中任翻译。二十年随懿律和义律同乘兵船到天津,与琦善谈判。二十二年随璞鼎查参与《南京条约》的起草与谈判。英国割占香港后,充任香港总督中文秘书、香港立法局委员。病死于香港。著有《中国商务指南》。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后,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均置,掌考察督催文牍稽违。
?—336十六国时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人,小字千年。鲜卑族。慕容廆少子。初任征虏将军,出镇平郭(今辽宁盖州南),甚有威惠。晋太宁三年(325),石勒遣宇文乞得龟攻燕,遂自平郭出兵,大败乞得龟,获畜
同郭。外城。《释名》:“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初学记·城廓第二》引)。
清代各省田赋,除征银外,有的还同时按亩征粮。所征之米,谓之科米。
清代低级官员冠饰。用鹖鸟翎制成,赏有功者,插于冠后,以示荣耀。初,受赏者皆出特恩,后渐滥,亦可捐纳得到。
见“辋川”。
东晋人。成帝时为黄门郎,康帝时为侍中。著有《三国志评》。
刑法制度。宋代法律规定,被判处编管或流配罪而可用官职等抵罪、纳铜赎罪以及犯诬告或出入人罪的官员等,准许比照其他刑罚减罪或免罪。诸如原判配沙门岛(在今山东蓬莱西北海中),比照流二千里;刺面配,比照徒三年
商办金融企业。浙江铁路公司发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办,股本初为一百万元。总行设杭州,上海等地设分行。开办时即有发行钞票权。
官名。清顺治元年(1644)置,户部榷关长官。初由户部司员中掣派,继改由各部院衙门选送题请钦派,每年更代。掌通关船料、货税征纳、收贮与解送,兼掌稽查违禁商贩及侦伺地方。康熙四年(1665)裁,榷关皆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