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罗安抚司
明土司名。洪武六年(1373)置。治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属忠建宣抚司。清初为高罗土司,隶施州卫。雍正十三年(1735)废。
明土司名。洪武六年(1373)置。治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属忠建宣抚司。清初为高罗土司,隶施州卫。雍正十三年(1735)废。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属三司。掌勾销、校核盐铁、度支、户部三部公事簿帐,以判开拆司官兼管。元丰改制废,其职事归比部。
土司名。明置。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元至元十二年(1275)设昌州。明洪武九年(1376)调云南土职卢尼古随征月鲁帖木儿,后留守昌州,授昌州土知州。旋改长官司,子孙世袭其职。清康熙四十九年(1
道家用语。指从现实生活中解脱。《庄子·大宗师》:“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县,音玄,有所系;解,解结。县解,无所系也。庄子认为,一切顺应自然,放弃任何追求,就能得到绝对自由。
392—433南朝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本名密。晋末袭封建昌县侯,起家员外散骑侍郎。宋初,为宜都王刘义隆文学。元嘉中,除黄门侍郎,迁尚书吏部郎,参预机密。后转右卫将军、侍中、太子右卫率。因畏忌权
①指每天有一定开放时间的市场。汉代有些贸易发达地区,一日合市四次。《后汉书·孔奋传》:“姑臧素称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②内地商人与边境少数民族进行的贸易。因汉代政府加以严格控制,仅在指定时间和地
①官名。周代设,为里邑之官,即里宰。周王室及陈国所设,掌宾客授馆。《国语·周语中》:“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司里授馆’。”韦昭注:“司里授客之馆,所当馆次于卿也。”鲁国所设,掌大夫宅居之
书名。南宋彭大雅撰,徐霆疏。一卷。顶格书者,为大雅原著;其低一字者,为徐霆所疏,乃嘉熙元年(1237)徐霆编定之本。大雅随使蒙古在绍定六年(1233),徐霆则在端平二、三年间(1235—1236)。书
南宋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字自然。乾道进士。累官国子司业、祭酒。光宗即位,拜右谏议大夫兼侍讲,进御史中丞。宁宗时,累迁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急于荣进,阿附权贵,斥逐正人,主伪党之禁。吴曦贿通时宰,规
官署名。明代宦官所掌侦缉机构。始建于正德初年。时宦官刘瑾专权,于东厂、西厂外,更改惜薪司外薪厂而置,亲自掌管。权出于东厂、西厂之上,东、西厂亦在侦缉之中。正德五年(1510)刘瑾被杀后,与西厂俱罢。
官制用语。指官员被降职。古时尊右,以左为下,故以此作为降职的代称,其义与左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