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守忠
清末广西上思人,号荩臣。早年投效刘永福部黑旗军,任前营管带。所部多壮族子弟,为黑旗军主力之一。光绪九年(1883)随刘永福在纸桥大败李维业部法军。后又率部在丹凤与法军激战数日。后隶唐景崧部。十一年春,随唐返桂,驻龙州地区。
清末广西上思人,号荩臣。早年投效刘永福部黑旗军,任前营管带。所部多壮族子弟,为黑旗军主力之一。光绪九年(1883)随刘永福在纸桥大败李维业部法军。后又率部在丹凤与法军激战数日。后隶唐景崧部。十一年春,随唐返桂,驻龙州地区。
即仲康。按“庐”应为“康”字之误。
古代伊州(治今新疆哈密)地方音乐,为龟兹乐与中原音乐结合而成新乐种。伊州大曲组成有三:散序(无歌、无声),排遍(中序或序拍,以歌为主),入破(配以歌及器乐曲)。乐器杂用龟兹乐中之弹拨、吹奏乐器及中原的
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59年在浙江嘉兴马家浜首先发现而得名。其年代约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和上海市,重要遗址有马家浜、青浦崧泽、常州圩墩、吴兴(今湖州)邱城
书名。宋洪皓撰。三卷。建炎三年(1129)洪皓出使金国,被拘留十五年,后归宋。此书系对金国历史、政治以至杂事的追记,详实可信。元人纂修辽、金二史时曾参用。绍兴二十六年(1156)长子适编为正续二卷,乾
西周时国名。又作郲、釐、逨、斄。都今山东龙口市东南(一说昌邑市东南)。春秋时为齐所灭。《左传》宣公七年(前602):“公会齐侯伐莱”,即此。后为齐邑。
龙门石窟的洞窟之一。在今河南洛阳市龙门山。因窟外左上方有明代书刻“伊阙”二字,又名伊阙洞。建于北魏晚期,为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之一。主佛释迦牟尼立像,高5.1米。洞中佛龛较多,构图精美多彩,刻
元至元十二年(1275)以威远赕改置。治今云南景谷县。隶威楚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升为府,后废;三十五年复置威远州,直隶云南布政司。清改为厅。
?—691唐宣州溧阳(今江苏溧阳西北)人。天授元年(690),拜纳言。次年,奉命与来俊臣同治雅州刺史刘行实及其弟行感狱,被俊臣诬奏与行感亲,掩其反状,则天令俊臣并治。恐陷刑而自杀。
西汉元封三年(前108)置。治东暆县(今朝鲜江原道江陵。一说在今江原道元山与德源一带)。辖境略当今朝鲜咸镜南道与江原道。始元五年(前82)并入乐浪郡。
①指君王。《书·大禹谟》:“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②指诸侯。《书·尧典》:“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③天子配偶,后宫之首。《礼记·典礼下》:“天子之妃曰后。”《周礼·天官·内宰》:“佐后使治外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