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龙州宣抚司

龙州宣抚司

土司名。元置。治今四川平武。宣抚使薛氏,传其先于宋时即世袭龙州知州。元至正元年(1341)以征松潘功升宣慰司同知,十一年晋元帅府元帅。明洪武六年(1373)薛文胜降,命仍知州事。十四年置松潘等处安抚司,以薛文胜为安抚使。二十年复改龙州。宣德九年(1434)征松潘有功,升龙州为宣抚司,以知州薛忠义为宣抚使。嘉靖四十四年(1565)宣抚使薛兆乾杀副使李蕃叛乱,次年被擒杀。遂改龙州宣抚司为龙安府,设流官,辖平武、江油、石泉三县。

猜你喜欢

  • 郡监

    官名。秦置,掌监察一郡政务。《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 郡丞

    官名。秦汉郡置,为郡守(太守)副贰,佐郡守掌众事。边郡别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由朝廷任命。东汉建武六年(30),令郡太守病,丞、长史代行其事。后又罢边郡丞,以长史领丞职。三国魏、蜀、吴皆置,魏八

  • 抚西将军

    官名。南朝梁天监七年(508)置,与抚北、抚东、抚南将军合称四抚将军。为施用于境外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三班,地位相当于征西将军。

  • 酒诫

    篇名。晋葛洪撰。本文以求实态度论述饮酒之害,对后代影响很大。文见《抱朴子》卷二十四。

  • 閤门副使

    官名。宋初置东、西上閤门副使,为武臣阶官,属横班使臣,品秩视员外郎(六品)。元丰改制,各置二人,从七品,为閤门司副长官。政和二年(1112)改武臣官名,更名左武、右武郎,复用为武臣阶官。辽、金亦置,为

  • 列异传

    书名。志怪小说集。三国魏文帝撰,一说晋张华撰。三卷。所记多为怪异故事。南北朝时,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均曾引用。原书已佚。鲁迅辑得五十则,编入《古小说钩沉》。

  • 开印

    见“封印②”。

  • 征收课税使

    官名。又称宣课使、税课使。元代置。太宗二年(1230)在所辖十路内设征收课税所,选择士人任征收课税使为长官,燕京路陈时可,宣德路刘中,西京路周立和,太原路吕振,平阳路杨简,真定路王晋,东平路张瑜,北平

  • 周文王庶子毛叔郑封国。伯爵。在今陕西岐山县、扶风县一带,一说在今甘肃天水市一带。《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鲁、卫、毛、聃,文之昭也。”遗物有毛公鼎。后东迁至今河南宜阳县境。

  • 无锡县

    西汉置。即今江苏无锡、锡山两市。属会稽郡。东汉属吴郡。三国吴分无锡以西为毗陵典农校尉,省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东晋南朝属晋陵郡。唐宋属常州。元升为州,属平江路。明清复为县。属常州府。唐以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