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七大恨

七大恨

后金征明檄文。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即汗位,建元天命,国号大金,建都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史称后金,以与十二、三世纪女真族先民阿骨打所建金朝相区别。后金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为扩张势力,号召女真族人征明,提出此战斗檄文,主要内容是指谪明朝不尊重双方边界的划分,支持叶赫部等反对后金政权等。具体内容:(一)明朝无故生事边外,杀其父、祖;(二)明背盟出边,保卫叶赫部;(三)后金根据誓约捕杀越界明人,明责令偿命;(四)叶赫因得明助,将许嫁努尔哈赤的女子,转嫁蒙古;(五)后金耕垦柴河、三岔儿、抚安三堡的田地,遭明驱逐;(六、七)明偏袒叶赫,压抑后金。该檄文激发了女真族人反明的民族情绪。努尔哈赤以此为由率2万后金军征明,迅速攻下东州、马根丹和抚顺3城,继破抚安、花豹冲、三岔儿等11堡,成为明边的严重威胁。

猜你喜欢

  • 锁子甲

    一种轻型的铠甲。古已有之,以金属环相扣连缀而成,呈网状,故也称网子甲。《正字通·金部》:“锁子甲五环相亘,一环受镞,诸环拱护,故箭不能入。”甚轻便坚固且工艺精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披此种甲征战。

  • 海合都

    见“乞合都”(123页)。

  • 完颜仲

    金大臣。本名石古乃。女真族。完颜氏。金源郡王※完颜娄室子。通女真、契丹、汉字。皇统(1141—1149)初,充护卫,授世袭谋克。天德元年(1149),摄其兄活女济州万户,治理有方。改滨州刺史、知积石军

  • 炭山

    辽代山名。又作陉头、凉陉。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沽源县南。一说即今赤城县独石口外东黑龙山;一说在今万全县南之炭山。为有辽一代契丹皇帝避暑游猎常往之地。山上建有凉殿,《辽史》不乏帝率群臣幸此山清暑行猎的记

  • 要集

    见“纂要”(2591页)。

  • 阿吾勒

    哈萨克等游牧民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又译为阿乌尔、阿吾尔。指若干牧户组成的游牧群,后引申为“村庄”。既是氏族部落最基层组织,又是生产单位。与蒙古、柯尔克孜等族阿寅勒相似。一般由七八户至十几户牧民组成。解

  • 拓跋朝光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拓跋守寂子。唐代宗永泰时(765—766)任静边州都督、左羽林大将军。唐朝为离沮内徙党项受吐蕃诱胁,永泰后迁其部于银州之北,夏州以东及绥、延等州。静边州都督府亦移置银州境内。其部地处

  • 班智达葛根庙

    见“贝子庙”(314页)。

  • 金宣宗

    见“完颜珣”(1145页)。

  • 周文彬

    1908—1944原名金成镐。朝鲜族,金氏。生于朝鲜平安北道新义州。1914年后迁居中国通州(今北京通县)。自幼受家庭和学校良好教育。1916年入通县潞河小学,1922年考入潞河中学。1926年,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