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丹国

东丹国

辽初所立附属国。一般简称东丹。因在契丹之东得名,即东契丹之意。辽天赞五年(926,即天显元年)元月,契丹主阿保机亡渤海国,二月改渤海为东丹,封长子耶律倍(一曰图欲)为人皇王主之,建元甘露,都天福城(即原渤海王城忽汗城,与国名同时改称,故址为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仍沿用渤海旧制建中台等省,中台省置左、右大相及左、右次相,以契丹和渤海旧臣相间担任。对契丹有纳贡义务,岁需贡细布5万匹、粗布10万匹、马千匹。初,对外活动有一定独立性,曾循渤海旧例,遣使赴后唐、后梁朝贡,东聘日本。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后,于天显三年(928)诏东丹国左次相耶律羽之迁东丹国都于辽阳(今辽宁辽阳市),并将大批渤海人南徙辽东。耶律倍因未得承袭契丹王位,又受其弟太宗猜疑,于五年(930)泛海归后唐。此后东丹国政先后由倍妻肖氏和其子耶律阮(即兀欲,后为辽世宗)主持。会同元年(938,即甘露十三年),辽改辽阳为东京。世宗即位,于天禄元年(947,甘露二十二年)以叔祖父安端主东丹国,封明王。辽乾亨四年(982,甘露五十七年),辽圣宗即位后,省撤东京中台省。自南迁后名存实亡的东丹国,至此国除,前后共57年。

猜你喜欢

  • 刀糯勐

    ?—1568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又作刀糯猛。车里军民宣慰使室利菘版子。嘉靖九年(1530),继父职。十一年(1532),缅甸王莽应里据摆古,蚕食边地,他入缅应之(一说《泐

  • 马守应

    ?—1644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别号“老回回”。陕西绥德人。回族。曾为边兵。崇祯元年(1628),率当地回、汉民起义,与高迎祥等同被推为十首领。转战于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众至数万,被誉为“坚甲铁骑”。

  • 星南木样

    景颇语,意为“家内奴隶”。参见“木样”(254页)。

  • 满济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一译曼济。绰罗斯氏。※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同高祖兄弟,※小策凌敦多布长子。雍正九年(1731),随父领兵进犯喀尔喀,受命带兵3千攻掠鄂尔海、锡拉乌苏诸地,被击败,集残众自哈布塔克

  • 安南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至大四年(1311),迭哥儿不花受封。

  • 陀西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军事组织府中所设武职差判官,系主将、副将下属,负责征调、训练乡兵的具体事务及管区行政。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

  • 德木齐

    ①蒙古语音译。又作“得木齐”,意为“监督官”、“检察官”、“保管人”等。在准噶尔,为鄂拓克官员。管理40户至100—200户不等。佐※达鲁噶管理鄂拓克事务,有下达命令、征收租税、保护民生、介绍婚姻等责

  • 李清泰

    清末伊斯兰教经师。河北沧州(今沧州市)人。回族。念经习教,学识渊博,开帐授徒,驰名京津。因排行四,人称“李四爷”,或称“沧州李”。咸丰、同治(1815—1874)年间,与著名经师王崇名、钊北李三分华北

  • 结约其约

    藏语音译,意“有生有死”,西藏牧区牲畜租赁形式之一。其中以牦牛租赁者,又称“协”。与“结美其美”对称。其特点是“租赁关系不限于封建领主与牧奴之间,大都为出租、承租双方自愿,均以实有牲畜为基数,遇灾害死

  • 抖些旦阳

    苗语音译,即苗族植树节。盛行于贵州雷山西江一带。以一些小寨为单位,每数年或10年举行一次。通常在初春时节,选寨前为场地,由寨老带领各户成人到场栽树,以示祭祖。事毕,杀鸭宰猪,众人欢宴一堂。由寨老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