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俄伊犁条约

中俄伊犁条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里瓦几亚条约》、《利洼府条约》。1871年(清同治十年)六、七月间,俄国乘阿古柏之乱,出兵强占伊犁。1877年(光绪三年),阿古柏之乱平。次年派钦差大臣崇厚出使俄国,谈判归还伊犁问题。1879年10月2日(清光绪五年八月十七日),崇厚在俄国胁迫下和俄国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在俄国克里米亚的里瓦几亚签订。条约共18款,主要内容:1.俄国交还伊犁九城,但俄国割占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特克斯河流域及沟通天山南北的穆素尔山口,塔尔巴哈台段中俄边界划在哈巴河与布尔崇河之间,喀什噶尔地段中俄边界划在苏约克山顶往南经伊尔克什坦卡东面的克则勒苏河,再往南至玛里他巴尔山;2.俄商得在中国蒙古地方和新疆全境免税进行贸易,增辟中俄陆路通商新线;3.中国赔偿俄国兵费和补恤费500万银卢布(约合白银280万两),换约后一年偿清;4.俄国在嘉峪关、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古城增设领事,条约还有3个附件:《兵费及恤费专条》、《瑷珲专条》、《陆路通商章程》。崇厚庸懦误国,舆论哗然,清政府亦认为所议约章,流弊甚大,拒绝批准此约,并派驻俄公使曾纪泽赴俄重开谈判。重新签订※《中俄改订条约》 (300页)。

猜你喜欢

  • 慕枝

    清代四川建昌土官。结固之裔。彝族。袭职为建昌(今四川西昌市)阿都正长官司长官。康熙四十九年(1710),因随清军征讨凉山彝众有功,晋阿都宣抚司宣抚使,颁给印信、号纸,驻牧阿都普格(今四川普格县城西北鱼

  • 陇答

    明代藏区古地名,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境。明廷在其地置陇答卫。详见“陇答卫指挥使司”(1255页)。

  • 善水

    即“盖水”(2123页)。

  • 僰夷

    见“百夷”(747页)。

  • 歇仆

    见“次黑”(882页)。

  • 宜禾都尉

    汉代西域官名。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奉车都尉窦固破匈奴呼衍王于天山,取伊吾卢地(今新疆哈密县境),置宜禾都尉,掌管屯田事务。

  • 隆务兰切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又称加扎隆瓦部落。在青海省兴海县曲什安河南面,东临黄河,西接汪什代海部落,南邻果洛玛沁县。原住黄南同仁县日科隆地方,因与他部纠纷,迁至同德县巴沟一带游牧,驱走阿里克族,据有其地。至解放时已

  • 殊缕布

    古代氐人所织的布。氐人有麻田,善于织布。利用麻缕,织为异色相间的“殊缕布”。《说文解字》云:“絣,氐人殊缕布也。”东汉时,这种布已为中原人士所习知。

  • 盖色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意为“有酬劳”。专指为主人饲养猪的人役。一般由主人派给大、小母猪若干头让苏龙户独自饲养,各头产子允许一次性的留一小猪作酬劳,其余均属主人所有。猪

  • 韩色力麦

    ?—1781清初回民起义女首领。又作色力麦、赛力麦。回族。哲赫林耶派创始人马明心义女。乾隆四十六年(1871),参加苏四十三领导的撒拉、回等族人民反清起义。与苏四十三、韩二个等被推为总指挥。率众占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