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宏

元宏

467—499

北魏皇帝。471—499年在位。又称拓跋宏。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母李夫人为中山安喜人,南郡王李惠之女。自幼由冯太后抚养。献文帝皇兴三年(469),立为皇太子。五年,受父禅即位,改号延兴。尊父为太上皇,国之大事仍奏闻于父。六年(476),父卒,尊冯太后为皇太后临朝听政。太和十年(486),始服衮冕,朝飨万国。十四年(490),太后卒,才完全独立处理政事。史称其聪敏勤学,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常亲草诏册,另有文章百余篇。在位期间,曾镇压诸地民变,数败柔然、吐谷浑,迫使契丹、库莫奚、地豆于、勿吉、龟兹等奉贡。太和四年(480)后,屡与南朝齐交兵,并亲率冀、定、瀛、相、济5州兵20万攻齐,占领沔北5郡。鼎力改革,效法南朝,改定官制、礼仪,更律令,严法制,提倡务农积谷,考核官吏。八年(484),实行百官俸给制。九年,颁均田令,改革租调力役制。十年,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亲政后,为适应在中原的统治,进一步采取汉化措施。十七年(493),决定假南征之名,行迁都洛阳之实,宣布伐齐,亲率30万大军南下。翌年,迁都洛阳。十九年,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提倡着汉服、说汉语,禁止在朝廷说鲜卑话,违者免官。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二十年(496),下诏定姓族,改帝姓拓跋为元氏,太祖以来八大著姓,皆改为汉姓,根据各宗族的官位,分别列入姓或族,并为汉人定姓族,以门等高低品人举才。自娶汉族大姓女为妃,以示提倡。诏改长尺大斗,颁行天下。铸太和五铢钱,通用于京城及诸州,规定百官俸禄,皆准绢给钱。改革中,屡遭守旧势力反对,遣兵平息穆泰等谋乱,处死皇太子元恂。其所推行的改革措施有利于鲜卑族的发展、社会矛盾的缓和及增强各族联系。太和二十三年(499),率兵南征,染疾,北返,途中卒于谷塘原行宫(今河南邓县东南)。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

猜你喜欢

  • 业老娃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寺院议仓管家的称谓。每个议仓设若干人,分别管理寺院的金银、牛马、粮食及行政事务。均由温布或囊佐(议仓主持人)委任其亲信充当,3年一换,如没有贪污,可连任。

  • 库陇奎鄂拉

    准噶尔地区山名。又作库陇癸鄂拉。位于伊犁河北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境内)。准噶尔语,意谓山径多寒,原为准噶尔部驻牧地。乾隆二十三年(1758),阿睦尔撒纳余党喀拉沁鄂拓克宰桑昂克图、多果鲁特宰桑布库图、噶

  • 黑往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助理管狱官,兼管司署及内府灯火。在代表等级地位的※“因官等级”中,属“十田级”,享有薪俸谷子220挑(每挑约合50斤)。

  • 天阜

    见“天复”(217页)。

  • 梁水

    古水名。先秦曰衍水,汉称大梁水,唐曰梁水,辽又称东梁河,女真语曰兀鲁忽必剌(一作乌勒呼必喇),即今辽河支流太子河(辽代已有太子河之称,因燕太子曾匿此水得名。明作代子河、清作太资河)。有二源,南源出今辽

  • 金牌信符

    见“金铜信符”(1478页)。

  • 萨亦德

    1490—1533※叶尔羌汗国(1514—1680)创建者。又译赛德,《明实录》作写亦,王琼《晋溪本兵敷奏》作撒因。※东察合台汗国※阿黑麻汗第三子。1501—02年随父支援伯父※马合木汗抗击月即别※昔

  • 许夫人

    宋末元初畲族起义军女首领。畲族,广东潮州人。宋景炎二年(1277)七月,与陈吊眼组织汀、漳一带的畲族人民武装“畲军”,积极参加以文天祥、张世杰等宋臣将领领导的抗元斗争,曾率军助张世杰围攻泉州。元至元十

  • 降巴曲桑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僧官。藏族。任堪布。宣统元年(1909),同戴琫改桑坚参、硕第巴鲁朱,潜运军械于察木多附近之恩达勒处,调洛隆宗、硕板多、边坝各路藏兵数千人,抗拒钟颖所统进藏川军。同年,兵败江孜,自恩达

  • 阿保机

    见“耶律阿保机”(1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