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茫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属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位下。即清《西域图志》帕尔满,为阿克苏属36庄之一。今新疆阿克苏东帕曼。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属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位下。即清《西域图志》帕尔满,为阿克苏属36庄之一。今新疆阿克苏东帕曼。
明代东蒙古部名。亦作往流、翁流、翁牛等,或误作冈留。均为蒙古语“翁里郭特”之音译。原为成吉思汗末弟斡赤斤属部。斡赤斤后人被元朝封为辽王,故为辽王属民。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故元辽王阿扎失里率部降
?—1194金宗室。本名承庆。女真族。完颜氏。金世宗孙,金章宗弟。好学,通女真小字及汉字,善骑射,精绘塑之艺。大定十八年(1178),封道国公。二十六年(1186),加崇进。二十九年,章宗即位,迁开府
?—1654清朝大臣、史学家。回族。山东掖县人。兵部侍郎张忻之子。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选庶吉士。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师(今北京),与父降。清顺治二年(1645),为山东巡抚方大猷荐举,召至京师为
蒙古族传统风味食品。相传源于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士兵在围猎时,将铁盔反扣在火塘上烧热,然后将猎获的兽肉切成片,贴在盔上烧烤,外焦里嫩,香味飘溢。此法传至欧洲、日本、朝鲜等地,被称为“成吉思汗铁板烧”,至
蒙古语音译。又作亦儿格。《元朝秘史》、《华夷译语》均释为“百姓”。由于各氏族联合体的不断形成,古代蒙古氏族(斡孛黑)经常处在变动之中,不固定,氏族的孤立状况被打破,血缘联系削弱,地域联系加强,人们结成
?—1743清朝将领。蒙古镶蓝旗人。姓乌朗罕济勒仙。世居科尔沁。康熙二十三年(1684),袭二等轻车都尉。后历任参领、满洲镶红旗副都统。雍正二年(1724),调蒙古镶红旗副都统。五年(1727),迁蒙
藏语音译。旧时西藏各农奴主计算分予差巴(农奴)差地的面积,计算农奴向农奴主支应各种徭役、缴纳各种实物、货币差的单位。一般在直属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封建领地内以岗计,在贵族、寺庙的领地内以墩计。通常一墩为两
古地名。高句骊筑。故址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40里苏子河北岸木奇镇;有说在吉林省伊通县境;或说在朝鲜价川县境。高句骊的军事重镇。乾封三年(668),李绩部将薛仁贵拔木底等三城后,引兵略地与李绩会师,
地名。因河得名。藏语称“桑曲”。即今甘肃夏河县,土名“拉卜楞”以拉卜楞寺得名。位于大夏河上游,东接临夏,西南连碌曲县,东南邻临洮、卓尼,西北界青海黄南自治州。古为藏族所居,清初蒙古入其地,呈汉、藏、蒙
1913—1966现代民族史学家。山东聊城人。汉族。早年在济南市读书,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毕业后,被推荐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辽、金、元历史研究,尤着力辽史。19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