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务府三旗护军营

内务府三旗护军营

即包衣护军营。清代包衣禁卫军之一。设于顺治(1644—1661)初,初隶领侍卫内大臣,后改隶内务府,几度于两者之间交替易辖。迄雍正元年(1723),最终定隶于总管内务府大臣。三旗各设:护军统领(正三品) 1人,正、副、委署护军参领各5人,护军校33人,蓝翎长(营教习)5人,委笔帖式10人,以掌治营务、办理文案。其护军系从包衣满洲、蒙古、汉军、朝鲜等族兵丁中选取力强艺精者充之,多时达1200余众。负责守卫内庭诸宫门,稽查出入。后自顺贞门(御花园北门)起,前至南三所(皇子居址)正门止,凡12门。帝王巡狩,以为扈从、警跸;凡典礼,以执仪役。雍正二年,圆明园亦设三旗包衣护军营,以120名护军轮班守卫诸宫门,设营总、参领各职,与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并隶于总统圆明园八旗事务大臣。

猜你喜欢

  • ①西汉时匈奴王。挛鞮氏。※乌珠留若鞮单于子,※稽留昆与※方之同母兄。任匈奴左日逐王。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单于侍子方还归匈奴后,复受遣与妇入侍汉,保持与汉和好关系。 ②元代农村基层行政设施。参

  • 夺里本斡鲁朵

    见“延昌宫”(819页)。

  • 宇文康

    ?—576北周宗室、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字乾安(或乾定)。孝闵帝※宇文觉子。保定元年(561),封纪国公,邑万户。建德三年(574),进爵为王。出为总管利、始等5州及大小剑二防诸军事

  • 皇族四帐

    契丹皇室四宫帐。又作四帐皇族,或一帐三房。包括由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及后裔组成的※大横帐,及其伯父岩木后裔组成的※孟父房、释鲁后裔组成的※仲父房和其弟后裔组成的※季父房。“此一帐三房,谓之四帐皇族。”

  • 巴尔

    彝语音译。旧时四川凉山彝族佩带的“护身符”,通常用熊指甲、虎须、陨石等制成。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凡参加※冤家械斗或其他战斗时,有少数人除带武器、粮饷外,还佩带此物,认为可刀枪不入。

  • 蒙古王公联合会

    又称“蒙古同乡联合会”、“蒙古联合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在京蒙古王公那彦图、贡桑诺尔布、博迪苏等因应辛亥革命局势所倡立的组织。1911年12月24日成立。那彦图任会长,目的在于阻挠清

  • 休留茂

    见“伏连筹”(797页)。

  • 祝老四

    ?—1748清代傈僳族抗清首领。云南泸水秤戛寨人。乾隆十一年(1746), ※弄更扒等傈僳族抗清斗争被镇压后,清政府将原属傈僳族的土地强行划给土司所有,并恣意凌虐,激起人民反抗。十三年(1748),因

  • 苏喇岱

    ?—1652清初武官。满洲正黄旗人。以勇敢著称。天命六年(1621),从征辽阳。次年,取广宁,攻北山寨,皆率先冲入。天聪四年(1630),攻明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先登克城。崇德六年(1641),围明

  • 苏拉赫词典补稿

    书名。贾玛尔·卡尔希编撰。为对波斯文《苏拉赫词典》之增补。《苏拉赫词典》系作者根据朱哈里的阿拉伯文词典《语言之冠与阿拉伯文之美》于1282年编译而成。14世纪初年,作者又为该词典撰写了《补编》。其中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