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十六地方官

十六地方官

唐吐蕃官名,又译称“十岑”。指吐蕃“四如”或“五如” (“”即军事行政单位“翼”)中每如所设的16个地方官,即16域本。如伍如的16地方官是:堆隆、隆雪、墨竹、当雪、萨凯、热卡夏、帕兰、恩兰、昌域、卫岱、塞丘雪、冒波、嫩隆巴、桑、查绒及彭域。其他各如均有此种设置。

猜你喜欢

  • 板申

    即“板升”(1293页)。

  • 国阿辇斡鲁朵

    见“永兴宫”(636页)。

  • 亚东

    县名。藏语称“卓木”,亦作“卓莫”。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南部一座重要边境小镇。清光绪十九年(1893),在英国侵略者的压力下,清政府又和英国签订《中英会议藏印续约》,规定开亚东为商埠。是中国西藏与不丹

  • 噶达克商埠

    西藏噶达克地方开设之通商市场。光绪三十二年(1906)根据英侵略军胁迫西藏地方政府订立之非法《中英西藏条约》开设,暂不收税,英商民于此享有与亚东同样特权。此年,英派他克齐为驻噶达克委员,清朝派毛秉科充

  • 撞令郎

    西夏军队之一种。在战争中俘获的汉人,抽其健壮勇敢者编为前军,称此。

  • 柳待制文集

    书名。元柳贯(1270—1342)撰。20卷,附录1卷。贯浦江(今属浙江)人,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大德四年(1300)荐为江山县教谕,延祐四年(1317)授湖广儒学副提举,六年改国子助教。至治元年(1

  • 他赤哈哈番

    官名。满语音译。“他赤”具有“令学”之意,“哈番”意为“官员”。清初中央各衙门多设有“他赤哈哈番”,汉译为“博士”官。地位与品级笔帖式同处于伯仲之间,职务亦两相当。顺治元年(1644)定:选部院衙门笔

  • 呼似密

    见“花刺子模”(999页)。

  • 纳都六设

    即“讷都六设”(921页)。

  • 马文禄

    ? —1873清末回民起义军首领。本名马四,又名马忠良。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回族。原为甘州(今张掖)提督索文部下,嘉峪关外赤金地猎户长。同治四年(1865)春,领导肃州(今酒泉)回民起义。后率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