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博巴克

博巴克

清代新疆喀什噶尔伯克。维吾尔族。道光六年(1826),张格尔率军窜犯喀什噶尔(今喀什)时,率众从叛。奉张格尔命,带兵自叶尔羌(今莎车)至柯尔坪抗御清军,被击败。张格尔覆亡后,窜逃浩罕。十年(1830),复随玉素普和卓内犯,任喀什噶尔回城阿奇木伯克。

猜你喜欢

  • 宝丰社

    内蒙古归化城(今呼和浩特)银号、钱庄行业联合组织。据说乾隆年间(1736—1795)已建立。咸丰十年(1860)的《整立钱法碑》文中曾见其名。嘉庆道光时(1796—1850),加入该社的票号、银号、钱

  • 秃里赤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清代屯齐哈达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西30里。

  • 巴都里

    ?——1644清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佟佳氏,以地为氏。天命年间(1616——1626),随父刚格归后金,屡从征,任佐领兼参领。天聪八年(1634),随军征明为向导,立功受奖,擢护军统领。崇德元年(1

  • 达赖喇嘛八世

    见“强白嘉措”(2305页)。

  • 五措六寺

    西藏墨脱县门巴族对原※墨脱宗行政区划和著名寺院的俗称。五措即东布措、荷扎措、背崩措、萨嘎措和达岗措。六寺即仁钦崩寺、罗邦寺、马崩寺、巴尔滚寺、格林寺和得儿工寺。

  • 牛马群子

    见“扫稳脱朵”(754页)。

  • 大莫弗瞒咄

    靺鞨语音译,为勿吉、靺鞨渠帅(首领)的称号。“弗”,一作“佛”或“拂”。《满洲源流考》认为,满语谓“长”曰“达”,称“老翁”为“萨克达玛法”;“大莫弗”即“达玛法”,“瞒咄”与“满珠”(即满洲)音近,

  • 土司制度

    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部分民族地区授与各级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原有地区和人民的一种政治制度,即对民族地区的土著首领“假以爵禄,宠之名号”,使其仍按传统旧俗管理原辖区及百姓,通过他们对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

  • 讷门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原名杨。天聪五年(1631),从皇太极征明大凌河,继随征锦州,与弟土墨特冲入敌阵,直抵其步营。又同布哈率两固山兵攻锦州,败明追兵,获人畜以归,优授游击世职。九年(1635),赐

  • 羽陵州

    唐代招抚契丹所置州名。一作羽凌州。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以大贺氏八部之一芬问部(一作芬阿部)为羽陵州,以原部辱纥主(部落首领)为刺史以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