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合赞

合赞

①(1271—1304)伊儿汗国第七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阿鲁浑汗长子。幼抚育于祖父阿八哈汗处,习蒙文、畏兀儿文。阿鲁浑在位时,承袭父原有封地呼罗珊、祃拶答而及剌夷、火木思。成宗元贞元年(1295),因权臣拜都结脱合察儿谋杀乞合都汗,夺取汗位,遂以讨叛为名,起兵攻杀拜都,取得汗位。原奉佛教,于呼罗珊建寺庙数所;为与拜都争位,取得当地封建主及伊斯兰教徒支持,改奉伊斯兰教为国教,拆毁其它一切教堂道院,在都城帖必力思(今伊朗大不里士)兴建清真寺和伊斯兰学校,并以“苏丹”之称取代汗号,自名穆罕默德。始终与中央王朝保持往来,其称汗及皈依伊斯兰教均得到元成宗铁穆耳承认,数遣使入朝献珍宝;成宗亦以蒙哥汗以来旭烈兀位下封地彰德路应得之五户丝岁赋赐之。即位初,遣军抵御察合台后王笃哇与窝阔台后王撒儿班对呼罗珊、祃拶答而的进犯,平息速海、阿儿思兰等叛王,讨平脱合察儿、涅孚鲁思之乱。1299、1300、1303年3次用兵西利亚(叙利亚)。在位期间,进行政治、经济改革:改革丞相把持朝政的局面,亲主政务,清除积弊;加强法制,限制诸王权贵横行;整治财政,编籍民户,制定税率,废除高利贷;整治驿站,鼓励农桑,统一货币及度量衡,生产发展,岁入增加,改变了即位初帑藏空虚,民力凋蔽的状况。学博识广,除蒙古语外,尚晓阿剌伯、波斯、汉、藏、印度等语。对天文、化学、医药、技艺、矿物等亦有一定学识,于帖必力思创建圆顶天文台。熟知蒙古史,命丞相拉施特哀丁编纂蒙古史《史集》,这些珍贵史料流传至今。 ②(?—1346)察合台汗国第二十二代汗。孛儿只斤氏。自称合赞箕端汗。牙撒兀儿之子。14世纪40年代初袭汗位。因统治严苛,引起贵族们反抗。巴鲁剌思氏贵族合札罕首先作乱。至正五一六年(1345—1346),举兵前往平叛,战于河中附近哈儿伯平原。初获胜,后因在度冬时丧失部分马匹,为合札罕所乘,兵败被杀。死后汗国陷入混乱。

猜你喜欢

  • 亦必儿·失必儿

    见“失必儿”(590页)。

  • 哈连

    见“阿苏特”(1207页)。

  • 蒙兀儿

    蒙古语mongghul (忙豁勒,即蒙古)一词之误译。源于波斯作家将此词音译为moghul。明末耶稣会士利玛窦绘制《山海舆地全图》时,将moghul音译为“莫卧尔”;近人屠寄译为“蒙兀儿”,以为即“蒙

  • 阿巴赖

    ?—1671或1672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又称阿巴赖诺颜、阿巴赖台吉。博尔济吉特氏。卫位特联盟首领※拜巴噶斯次子。原驻牧于额尔齐斯河及额敏河流域。曾参加固始汗对青海和西藏的远征。满族统治者定鼎北京

  • 豆卢毓

    577—604隋朝官员。字道生。昌黎徒何(即徒河,今辽宁锦州)人。其先世鲜卑慕容氏,后归北魏,赐姓豆卢。隋楚国公豆卢绩子。开皇十七年(597),汉王杨谅出镇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其以妃兄任王府主簿

  • 纳龙达

    傣语音译。“纳”意为“田”,“龙达”意为“下面的眼睛”。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封建领主之管家一类的人员。负责为领主催收粮课,到官田监督农奴代耕。领主划给一定数量土地——“龙达田”,作为在职期间的薪俸。

  • 石堪

    ?—333十六国时期后赵将领。原为田氏子,以功被后赵主※石勒收为养子,遂从石姓。太和元年(328),统兵攻晋豫州刺史祖约于寿春,屯师淮上,收降晋龙骧将军王国、南阳都尉董幼,破寿春,迫祖约奔历阳,掠寿春

  • 侯莫陈顺

    ?—557北魏、西魏、北周将领。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鲜卑侯莫陈氏。北魏殿中将军侯莫陈兴子,梁国公※侯莫陈崇兄。初事尔朱荣为统军,后从贺拔胜镇井陉。北魏武泰元年(528),参与镇压葛荣、邢杲等义

  • 纪浑河

    见“妫水”(1261页)。

  • 干越

    古族名、古国名。古代越族一支。《汉书·货殖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干越,南方越别名也”。分布在荆楚和吴越之间的滨湖地区,即今之安徽、江西及江苏比邻地带。西周时已与中原华夏族有密切往来,并建立方国。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