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尼族

哈尼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哈尼、卡罗、雅尼、※毫尼、碧约、※白宏、※和泥等自称。此外,尚有※锅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位。汉族称其为※僾伲,史籍上称※和夷、和蛮、和泥、※窝泥、倭尼、俄泥、※阿泥、※斡泥、※阿木、※罗缅、※糯比、※路弼、※惰塔、※卡惰、※毕约等。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礼社江下游红河西侧哀牢山区的新平、镇沅、墨江、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等县。人口为1253952 (1990)。操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无文字,1957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哈尼文。源于南迁的古羌人。唐代称为※“和蛮”,分布在滇南等山区。唐宋时隶属南诏、大理国,元设和泥路,明初改为和泥府,后又分设纳楼、溪处、思沱、左能、落恐等长官司,隶临安府,一些首领曾被授予封建土司官职。富有革命斗争传统,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参加起义的田四浪(又名田政)和民国时期反封建土司的首领卢梅贝(尊称为多沙阿波)都是反帝反封斗争的著名人物。善辟梯田种稻谷,掘坡地植茶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约有二分之一的人口和地区属于地主经济,但在红河南岸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和地区属于领主制经济,此外在西双版纳的南糯山等地,由于受傣族封建领主制统治,还保留浓厚的原始制度残余。以一夫一妻制家庭为主,有父子连名制的传统。实行火葬。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传统节日,主要有十月节和六月节。解放后先后建立一个自治县,与彝族、傣族建立一个联合自治州和两个联合自治县。

猜你喜欢

  • 清文总汇

    书名。志宽、志培主编。12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成书。京都宛羽斋刊行。系合并《清文汇书》与《清文补汇》而成,共收词汇21900余条。是一部流行较广的满汉对照词书。对学习、研究满文具有价值。

  • 南木合

    见“那木罕”(929页)。

  • 达奚长儒

    ?—586或587北周、隋朝将领。字富仁。代人。鲜卑达奚氏(奚氏)。魏定州刺史达多俟孙,骠骑大将军达奚庆之子。15岁,袭爵乐安公。西魏大统(535—551)中,任奉车都尉,被宇文泰引为亲信。以战功,历

  • 班藏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其地在今甘肃岷州。宣德三年(1428)十一月,该族喇嘛烟丹癿等入朝贡马,赐以彩币表里、纻丝袭衣、靴袜等。正统十四年(1449),僧人领占藏卜亦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及钞、彩币表里等。后依

  • 天阜

    见“天复”(217页)。

  • 粤右疏稿

    书名。镇压广西少数民族起义过程中的奏章汇编。1卷。内收21篇。明吴文华(字子彬,福建连江人,汉族)撰。为万历三年(1575)作者以右副都御史衔巡抚广西时,偕总督凌云翼前往河池、咘咳(今属南丹)、北三(

  • 罗桑丹贝尼玛

    1744—1807清代青海瞿昙寺高僧,第二世寺主。藏族。出生于凉州之纳洋。拜贡哇为师,于瞿昙寺学习《集类学》、《中论》、《般若》等。20岁依松巴堪钦受比丘戒。25岁赴西藏,入哲蚌寺郭芒扎仓从师隆多喇嘛

  • 招商中茶

    明代茶马法之一。又称“召商中茶”。洪武(1368—1398)初年,因明廷急需马匹,设茶马司于秦州(今甘肃天水市)、河州(今甘肃临夏市)、洮州(今甘肃临潭县)等地,又于其处置茶仓四所,令商人于产茶地买茶

  • 刀平

    明代云南镇沅傣族首领。世袭土官总管,专司操练。洪武十五年(1382),与兄那直归附明,授千夫长。建文四年(1402),置镇沅州,任知州。永乐三年(1405),率子入朝献方物,赐以钞、文绮。随明军征八百

  • 孝成康靖皇帝

    见“耶律贤”(13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