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烈

哈烈

西域古地名。见《明史·西域传》,一名黑鲁。《元朝秘史》作亦鲁。《圣武亲征录》作也里,又作野里。即今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公元前4世纪,希腊一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曾在此建亚历山大城。《汉书·西域传》译作乌弋山离。《汉书·陈汤传》讹为山离乌弋。《后汉书·西域传》改名排持。《魏略·西戎传》:乌弋,一名排特。古代希腊人称此城为阿利雅。中世纪时名义利,与汉译名“也里”相近;又名哈利或海利,与“哈烈”近似。为※呼罗珊四大名城之一,东西方交通和贸易往来的重要中转地。1381年,帖木儿占领哈烈,1397年封其第四子沙哈鲁(1377—1447)于呼罗珊,驻哈烈城。1417年,沙哈鲁重新统一帖木儿帝国,以此地为都城。哈烈成为灿烂的波斯文化中心。《明史·西域传》之哈烈,实指从沙哈鲁统治时代起的帖木儿王朝。其国在西域最强大。诸国使并至,皆序哈烈于首。自洪武二十五年(1392)起,明朝与哈烈曾多次互派使节。沙哈鲁死后,帖木儿王朝内忧外患,国势日衰,与中国的往来趋于停顿。16世纪初,乌兹别克人灭帖木儿王朝,哈烈同明朝的联系终止。

猜你喜欢

  • 清真学社

    近代回族学术团体。1917年,由京师第一两等小学堂张德明等发起创立。社址在牛街清真寺。以阐明学理,研究学术为宗旨。设社长1人、综理一切,干事4人,辅助社长,分担社务。曾立有《规约》(章程)10条。一般

  • 马合木

    ?—1508或1509※东察合台汗国第十二代汗。蒙古族。※羽奴思汗长子。1487年,父卒,继位,都塔什干,名义上为汗国大汗,实只统治汗国西部,汗国东部由其弟※阿黑麻汗统治,都吐鲁番,汗国复分裂为东西两

  • 昆陵都护府

    官署名。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分西突厥东部地置。初隶※安西都护府,后属北庭都护府。辖碎叶水以东西突厥五咄陆部故地。下统有匐延(今额敏河流域)、嗢鹿州(今伊犁河流域,东至哈什、空格斯两河流域,西至查

  • 孛术鲁正

    即“孛术鲁阿鲁罕”(992页)。

  • 佛伦

    ?—1701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舒穆禄氏。初由笔帖式迁兵部主事。康熙十五年(1676),迁工部郎中,授大理寺卿。十八年(1679),擢内阁学士。时吴三桂子吴世璠据云贵。奉命同侍郎金鈜赴湖广,筹集进

  • 扎什造币厂

    西藏地方政府设在拉萨北扎什地方的造币厂。宣统元年(1909),设置。铸有称“桑冈郭田”、“雪阿”、“格桑章噶”的银币和称作“噶启介”、“噶阿”“噶启松”的铜币。次年被驻藏大臣查封。同时另铸造称为“宣统

  • 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

    元明土司名。《元史》称八百媳妇国,名景迈,或兰那。泰定四年(1327),以其地置蒙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以土官招南通为都元帅,以刀练为元帅。至顺二年(1331),改为八百等处宣慰使司。明洪武二十一年(1

  • 王江泾之战

    明代湖广土兵、广西狼兵抗倭战役。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犯浙江。湖广保靖宣慰彭荩臣(土家族)、永顺宣慰彭翼南(土家族)率土兵(以土家、苗等民族为主力),与广西瓦氏夫人(壮族)所率狼兵合击之,大破

  • 工贡麻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同德县西南境,西与南面临黄河,北接同德县夏卜让千户部落,东南接瓜什则部落。“工贡麻”藏语“上部寺院”之意。相传清代该部是循化厅和日千户管辖的部落,居同仁列科合,地近隆务寺。同仁县隆务

  • 科布多南路台站道

    清代西北地区台站道之一。设9台,由科布多城开始,140里至搜吉,140里至察罕布尔噶苏,110里至达布素图绰尔,90里至纳林博罗齐尔,80里至依什根托罗垓,80里至扎哈布拉克,90里至西博尔图,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