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哲蚌寺

哲蚌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大寺院之一。又作别蚌寺、布赉绷寺等,寺名均为藏语音译,意为“米聚”寺。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为历辈达赖喇嘛母寺。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市西5公里的更培乌孜山麓。明永乐十四年(1416),在贵族内邬宗宗本南喀桑波资助下,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弟子扎希贝敦(1379—1449,又名绛央曲杰)主持创建。初只7名僧徒,后由于蒙古俺达汗和清廷曾先后扶持第三和第五辈达赖,寺内组织渐设7扎仓,后又合并为4扎仓,下共设29康村,每康村均辖若干米村。曾规定全寺僧人7700名,解放前实已达万人,均按上述四级组织习经、劳役和生活。统管全寺的机构称“拉吉”,由错钦堪布(又作赤巴,清代译称坐床堪布)主持。主建筑为错钦大殿,近2000平方米,可容5000人。中、小殿堂、僧舍等鳞次栉比,构成一庞大建筑群,宏伟壮丽。内藏经典、佛像、绘画、法器及明、清皇朝所赐珍宝颇丰。寺西南角的噶丹颇章(意为兜率宫),原系第二辈达赖1530年前后在一蓝色石屋基础上修建的居室。自格鲁派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后,噶丹颇章即成为该政权的代称。该寺的政治地位亦渐显重要。其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占有庄园、牧场、农牧奴,并以差、租、高利贷和经营封建买办性商业等形式剥削农牧奴;其余来自信众布施和政府补助。

猜你喜欢

  • 述宁

    见“耶律昭”(1303页)。

  • 列雅

    ①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对奴隶的总称。有※“阿比”、※“苏龙”等之分。 ②旧时等级名称。亦作列雅罗崩、阿罗革雅,珞巴语音译。“罗”意为“骨头”,“列雅”意为“黑”、“坏”、“低等”等。凡氏族成员被卖或

  • 古木卫

    亦作古木河卫,见“可木卫”(491页)。

  • 黑水靺鞨

    唐代东北部族名。以靺鞨※黑水部为核心发展形成。下分16部,已知有黑水、思慕、郡利、窟说、莫曳皆、拂涅、虞娄、越喜、铁利、兀儿、胡独鹿等11部,余无考。《新唐书》称其地“南距渤海,北、东际于海,西抵室韦

  • 脱烈海牙

    1257—1323元朝大臣。畏兀儿人。世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祖八剌术始徙真定(治今河北正定)。阇里赤子。好学,喜结文士。由中书宣使,出为宁晋主簿,改隆平县达鲁花赤。任内,均赋兴学,劝

  • 绥远协议

    《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关于绥远划界、交通、金融、贸易,派遣驻归绥联络机构等具体问题的协议》的简称。1949年6月8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傅作义双方代表组成的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在北平协商签订。共6项17款

  • 拓跋嗣

    392—423北魏皇帝。409—423年在位。字木末。鲜卑拓跋氏。太祖※拓跋珪长子,为刘贵人所生。道武帝天兴六年(403),封齐王,任相国,加车骑大将军。因母按旧俗赐死,哀不能自胜,触怒珪,被迫逃匿于

  • 得胜口站

    元代驿站名。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路(又称纳钵西路)驿道上的驿站之一。北距野狐岭站30余里,旁为荨麻林,今称洗马林。拉施特著《史集》称荨麻林居民为中亚撒麻耳干人,马可波

  • 翟氏

    见“狄氏”(1104页)。

  • 赤德松赞

    吐蕃赞普。798—815年在位。※赤松德赞之第四子。因年幼执政,大臣疑其是否有能力执政,遂议定先令其试行,故又称“赛纳莱青云”(意为“试行善颈王”)。其兄牟尼赞普执政后期,吐蕃佛寺供养大减,寺院受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