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内相

大内相

官名。渤海王国置。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的政事堂长官,位居宣诏省左相、中台省右相之上,比唐之尚书令,是渤海王国最高行政长官。统领百官,执掌政事堂所辖六部十二司行政、司法工作,负责与左、右相共同审议王国军政要事并作出决定。参见“政事堂”(1578页)。

猜你喜欢

  • 格尔古德

    1641—1684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钮祜禄氏。初由笔帖式授内院副理事官。康熙三年(1664),随定西将军图海征湖广,镇压李自成余部,升宏文院侍读。九年,充玉牒纂修官,迁翰林院侍读学士,日讲起居注

  • 萨满温给论

    见“乌恩珠耶”(343页)。

  • 仓央嘉措秘传

    书名。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生平传记。阿拉善旗蒙古人额尔德尼诺门罕阿旺伦珠达吉(又名拉尊·阿旺多尔济)撰。成书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拉萨代本哲通·久美甲措木刻刊行。原文为藏文,全称“一切知语自在

  • 余莫弗瞒咄

    南室韦诸部首领的称号。一作“余莫不满咄”。室韦族在南北朝(420—589)时分南室韦、北室韦等五部(隋代各又分裂为若干部,凡25部),北室韦诸部首领称※“乞引莫贺咄”,南室韦诸部首领则用此称号。死后由

  • 宪德

    ?—1740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西鲁特氏。吏部尚书明安达理之孙。康熙五十七年(1718),由荫生授理藩院主事,迁刑部员外郎。雍正初年,历迁郎中、湖北按察使、巡抚。五年(1727),调四川巡抚。以战

  • 崇兴寺双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位于东京道显州城内(今辽宁北镇)。始建于辽,元、明、清历代维修。为今保存最完整的辽制双塔。塔后为清代重修的崇兴寺,今塔随寺名。以寺为中心,双塔东西对峙,间距43米,形制基本相同,

  • 夷离毕院

    见“夷离毕”(760页)。

  • 扫剌

    ?—929五代时期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前首领※去诸子。父卒,代立。后唐庄宗李存勖时,赐姓名李绍威。同光元年(923)十二月,遣使赴后唐。三年(925)九月,遣使贺庄宗诞节,贡方物。曾娶契丹逐不鲁姊,逐不

  • 马文义

    ?—1871清代撒拉族、回族人民反清起义首领。又名马尕三。巴燕戎格厅昂思多庄(今青海化隆县昂思多乡)人。撒拉族,一说回族。阿訇出身,人称“哈三阿訇”。原为西宁镇总兵马本源部下。咸丰十年(1860),率

  • 阿侬语

    我国怒族中自称阿侬的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木古甲一带,使用人口1000左右。在国外,称怒语,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恩梅开江流域。中国境内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