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清一统志

大清一统志

书名。清全国地方总志。清官修。清代编撰《一统志》凡三次:第一次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陈廷敬、徐乾学领其事,乾隆八年(1743)书成。342卷。次年刊行。第二次续修始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四十九年(1784)书成。凡500卷,收入《四库全书》。第三次重修始于嘉庆十六年(1811),穆彰阿等修,李佐贤等总纂,道光二十二年(1842)书成。560卷。三修因在嘉庆年间,又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为下限,故又名《嘉庆重修一统志》。该书记述嘉庆以前清王朝疆域政区状况。体例因受《禹贡》及历代正史地理志等的影响,采取先分省编排,每省再先列图、表,继以总序,再以府、直隶厅、州分卷。内容丰富,包括各地区的疆域、建置沿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人物事迹及土产等。有1943年涵芬楼影印本。是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对满族及诸少数民族史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胡达胡里伯克

    1848—1867阿古柏反动政权军官。一译库达库尔伯克。浩罕人。乌兹别克族(一说塔吉克族)。※阿古柏长子。清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随父侵入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六年(1867)夏,受命率军进攻

  • 平定回部勒铭伊西洱库尔淖尔之碑

    碑铭。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高宗弘历为纪念平定大小和卓木而撰。铭文以满、汉、维3种文字镌刻。记叙布拉呢敦和霍集占在伊西洱库尔淖尔被击败及逃奔巴达克山经过。原碑立于淖尔东北岸,光绪十七年(1891

  • 古代民族

    古代社会基本具备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指存在于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人们共同体,即分别存在于原始社会晚期、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的人们共同体。他们是

  • 张格尔之乱

    清嘉道年间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反清叛乱。先后有4次。嘉庆二十五年(1820),张格尔(新疆喀什噶尔人,维吾尔族,幼居浩罕)纠集安集延阿哈呼里等百余人、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萨雅克部、冲噶巴什部等50

  • 奕绘

    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字子章,号太素道人、幻园居士。高宗※弘历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孙,荣恪郡王绵亿子。封贝勒,官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内大臣。著有《子章子》、《明善堂集》40卷、《妙莲华集》、《秘书集

  • 布四麻

    元世祖朝蒙古牧民起义首领。详见“当先别乞失”(764页)。

  • 后赵武皇帝

    见“石虎”(445页)。

  • 太平寺

    召庙名。又称锡伯家庙。位于今沈阳和平区站前街。康熙四十六年(1707),由迁入盛京(今沈阳)的锡伯族人民集资兴建。原有房屋5间,并从北京虔请《大藏经》108八册。乾隆十七年(1752),由协领巴岱、佐

  • 把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博尔和卫。永乐七年(1409)八月置,以齐达纳等为指挥使。清代有博尔和山,在吉林西南,与英额边门相近。

  • 萨都剌

    约1300—1348元代诗人、书画家。又作萨都拉,字天锡,号直斋。“萨都剌”,系阿拉伯语音译,即“安拉赐福”之意。回回人。先世大食(今阿拉伯)人。祖父萨拉布哈与父阿鲁赤于13世纪随蒙古军东来,镇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