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辽事迹

大辽事迹

书名。今佚,作者、卷数不详。金时,高丽所进。从书名推测应为辽人著作。《辽史·兵卫志下》谓“又得高丽《大辽事迹》,载东境戍兵,以备高丽、女直等国,见其守国规模,布置简要,举一可知三边矣。”《辽史·历象志下》谓“高丽所进《大辽事迹》,载诸王册文,颇见月朔,因附入。”缪荃孙《辽文存·辽艺文志》“疑即《先朝事迹》,《遂初堂书目》、《契丹事迹》亦即此种。”王仁俊《辽文萃·辽史艺文志补证》谓“此书之作为文章典制而设,与《先朝事迹》、《契丹事迹》确非一书。”缪、王二说,莫衷一是。

猜你喜欢

  • 石敬赞

    898—947五代后晋宗室、将领。亦作石赟,字德和。后晋高祖石敬瑭堂弟。初补太原牙将。及石敬塘即位,任飞皇城使,累迁曹州防御使。天福五年(940),拜河阳三城节度使。岁余,徙镇保义,为陕州节度使。少帝

  • 阿兴喇嘛

    ?—1636明代至蒙古传教的第一位格鲁派(黄教)藏僧。本名锡喇布,藏文史籍作佐格阿升喇嘛,蒙文史籍又作阿哩克喇嘛。出身于安多地方的萨木鲁家族。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母近亲,故称阿兴喇嘛(意为舅喇嘛

  • 塔孩

    蒙古国将领。又译塔海、塔乞。逊都思氏。骁勇善战,号“把阿秃儿”(意“勇士”)。与兄赤勒古台、弟泰亦赤兀歹俱事铁木真(成吉思汗)。宋淳熙十六年(1189),共戴铁木真为蒙古部汗,充远箭近箭士(又作“忽剌

  • 乌地延

    十六国时期鲜卑乙弗部首领。率部驻牧于西海(又称曲海、屈海、青海,即今青海湖)一带,东邻南凉,南界吐谷浑。因居青海,号称青海王。初依附于吐谷浑,为渠帅,后归降西秦,封安北将军。晋安帝义熙九年(413),

  • 天祐

    ①唐哀帝李祚(李祝)年号。904—907年,凡4年。 ②沙陀首领唐末太原节度使、晋王李克用及子李存勖在唐亡朱温建立后梁后,仍称唐,沿用天祐年号,从天祐五年至二十年,即908—923年,凡16年。 ③见

  • 括里

    金代海陵王末年起义领袖。名又记作瓜里。契丹族。初为咸平府谋克。正隆六年(1161),西北路招讨司译史撒八举行起义,山后四群牧起兵响应,他率部自山后逃归,被咸平府少尹完颜余里野疑为参与起义,家属被捕,被

  • 西南纪事

    书名。6卷。明郭应聘(字君宾,福建莆田人,汉族)撰。内容记述其在广西镇压少数民族农民革命的活动,其中包括“古田”(今属永福)、“府江”、“怀远”(今三江)、“洛容”(今鹿寨)、“上油”、“边山”等战役

  • 觉母

    藏语音译。①藏族对出家女子的称呼。②旧时门巴族本教女巫之一。民主改革前流行于部分门巴族地区。多由久病痊愈者拜学成。传说为女神的化身。主持请神治病。作法时,常头戴圆形银饰,颈挂串珠,肩披红布。端坐在供素

  • 展裹

    契丹公服名。据《辽史·仪卫志》:“公服:谓之‘展裹’,著紫。”。史载:辽兴宗重熙二十三年(1052,一记作二十二年),诏有殊功之耶律欲稳之后裔※“八房族”戴帻(巾的一种)。清宁元年(1055)辽道宗又

  • 朗氏家族史

    书名。藏文原名《朗氏犀牛宝卷》,意译为《朗氏家族史》。约成书于明宣德六年(1431)。作者是朗氏家族成员※扎巴坚赞贝桑波。著于山南乃东孜寺。是书初以伏藏形式出现,后掘出始为人知。分上、中、下3部。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