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福城

天福城

东丹国首府。故址原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渤海镇东京城,后迁今辽宁辽阳市。天显元年(926)一月,辽太祖阿保机破扶余城后,遣长子耶律信、次子尧骨(即辽太宗)等进军渤海国王城忽汗城(今东京城),旋灭渤海。二月,改渤海国为东丹国,改忽汗城为天福城,立耶律倍为人皇王主之。七月,阿保机死于班师途中,尧骨即位。三年十二月,尧骨趁人皇王在辽王都之机,诏遣东丹国右次相耶律羽之迁首府于东平(今辽宁辽阳市),并徙东丹国民实之,仍用原天福城名。原天福城被焚毁。《辽史·地理志》东京辽阳府下所载城高3丈、有楼橹、8门、幅员30里之天福城,指后者。

猜你喜欢

  • 撒不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撒不为辽道宗※太和宫下之一瓦里。

  • 和硕特西右翼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巴隆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闲散台吉色布腾博硕克图拒附罗卜藏丹津叛清。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

  • 书库尔岱青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汗王。又称岱青。※和鄂尔勒克长子。明崇祯十三年(1640),随父参加在塔尔巴哈台召开的卫拉特、喀尔喀四十四部王公大会,参与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清顺治元年(1644),成为西

  • 成汉太宗

    见“李雄”(1022页)。

  • 二人台

    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亦称“蒙古曲儿”。原由一旦一丑表演,故名。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及临近的山西北部、河北张家口一带。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小戏。由本地民间流行的爬山调与蒙古族及汉族民歌结合

  • 西京计司

    契丹地方官署名。一记为转运使。掌管西京道(治在大同府,今山西大同)财政。此计司不同于中原之计省,不主全国财政,《辽史·百官志》称:“四京随宜设官,为制不一。”上京称盐铁、中京称度支、东京称户部、南京称

  • 求乌麦

    萨满为小孩求魂的一种祭祀仪式。“乌麦”,鄂温克语,意为小孩的灵魂。旧时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中盛行。他们认为,小孩得重病是其灵魂离身去另一世界,需请萨满(巫师)跳神找回。求者,先准备黑白驯鹿各

  • 土巡检

    官名。明清在少数民族地区离县城、市镇较远之关津要隘处所置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土民首领、头目、武官属员或遴选精干土兵为之,秩从九品,负责防守,缉捕盗贼,盘诰奸伪。隶属于州、县官。

  • 乌苏里江

    水名。古称阿速江,又作乌子江,俗呼戊子江。“乌苏里”,满语意为“天王”。为黑龙江主要支流之一。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江面宽阔,水流缓慢,水产丰富,特产大马哈鱼,东珠等。咸丰十年(1860),沙俄

  • 前秦高祖

    见“苻健”(13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