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金噶韦洛追
19世纪藏族学者。青海民和县拉加村人。曾先后在拉萨及青海寺院中学习佛典,获色拉寺格西及大昭寺拉仁巴学位。曾任拉萨色拉寺讲经师,也曾在青海塔尔寺讲经传法。著有《格丹格言注释》,在藏族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书收有民间故事71篇,在藏区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19世纪藏族学者。青海民和县拉加村人。曾先后在拉萨及青海寺院中学习佛典,获色拉寺格西及大昭寺拉仁巴学位。曾任拉萨色拉寺讲经师,也曾在青海塔尔寺讲经传法。著有《格丹格言注释》,在藏族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书收有民间故事71篇,在藏区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清代白族学者。字恕先,亦字裕亭。云南赵州(辖今凤仪、弥渡)人。祖籍山西洪洞县师村。先世随明将沐英出征云南,因功被封为世袭指挥,落籍赵州,世代与白族交往、通婚,融入白族。少孤,勤奋耕读。乾隆六年(174
氐族的一支。出自汉武都白马氐之后。原居武都(治今甘肃西和县南),后迁陇右略阳临渭(治今甘肃秦安东南)。十六国前赵时,其豪帅蒲氏(后改为苻氏)率部众徙居关中高陆(今陕西高陵)。后赵时,率众至枋头(今河南
参见“姆海哈娄”(1550页)。
辽代部族名。辽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自立为主,率众西行,至可敦城(今蒙古国哈达桑东),驻北庭都护府,召集该部等18部众宣谕,誓复辽朝大业,获得支持,18部共出精兵万余归大石统率,致使大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土拉河、喀鲁哈河合流处。东至萨喇博罗图,西抵珠格楞岭,南临达什隆山、北接本部右翼左旗。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雍正八年(1730)析郡王车木楚克纳木札勒所辖佐领置,命朋素克喇
即“蛮书”(2272页)。
见“莫温河卫”(1827页)。
旧时云南德昂族的婚姻习俗。德昂族原存在有舅父的女儿要同姑母的儿子结婚的习惯,为古老血缘婚的遗迹。随着个体家庭的发展,舅父之女常常拒绝同姑父之子结婚。这时,如外嫁,按例应将收入身价的1/3送给姑母,表示
见“鄂木布”(2049页)。
?—1176金大臣。字子坚,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人。渤海族。李氏。金世宗母、睿宗完颜宗辅贞懿皇后弟,辽桂州观察使雏讹只子。世仕辽,金初降金。天会二年(1124),授世袭谋克,为行军猛安。八年,授礼宾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