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奥鲁

奥鲁

蒙古语音译,又译阿兀鲁黑,《元朝秘史》汉释为“老小营”。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守后方或随军的家属、辎重之总称。《经世大典序录·军制》:“军出征戍,家在乡里曰奥鲁”。依蒙古定制,男子充军出征,妇孺则按千户编制经营畜牧等,以供应前方。留于蒙古本土者称为大奥鲁,成吉思汗西征时,即委其幼弟帖木哥斡赤斤留守漠北,统管大奥鲁。更多的奥鲁则随军行动,从事生产,由奥鲁赤(主管奥鲁的官员)管领。元朝时,凡签发丁壮、替换老弱、供应军需、赡养征戍军人家小、处理军户间民事纠纷等事宜,皆由奥鲁官府管理。当时大翼万户下设奥鲁总管府,小翼万户及千户下设奥鲁官。至元元年(1264)后,改由地方长官兼领诸军奥鲁,管理汉军军户。蒙古军与探马赤军之奥鲁官仍旧隶于千户、万户,不受地方路府州县管辖。又,由奥鲁组成的军队称奥鲁军,有“子弟兵”之意。

猜你喜欢

  • 东丹王

    见“耶律倍”(1303页)。

  • 越人歌

    春秋时榜世越人船夫唱的一首歌。楚国令尹鄂君哲在泛舟时听到越人船夫拥楫而歌,韵律优美,情感动人,因楚越语言不通,把歌词用汉语记音的方法记录下来,并请人翻译为汉语。后世广为流传。是研究越族语言的珍贵资料。

  • 绥远特别区

    民国时省级行政区划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加紧部署蒙古地区的军政设施,民国三年(1914)一月首先设置绥远特别区。将原阎锡山管辖的归绥道萨拉齐、托克托、丰镇等12县,原绥远城将军直辖的归化城土默特

  • 满洲千总

    清乾隆开始以满洲旗兵拨补绿营千总。营千总,正六品,六年任期。乾隆元年(1736),继满员外任绿营要职之后,又重定满员(蒙古旗员占用满缺)外补绿营官缺即由满汉两家分成之制(大致于沿边省分,七三分任;内地

  • 黑斤

    见“赫哲族”(2422页)。

  • 小钞

    金代小面额的纸钞。有100文、200文、300文、500文和700文五种面额。满一贯者称大钞。详见“交钞”(875页)。

  • 阿旺罗桑嘉措

    1617—1682即五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西藏山南琼结地方之萨霍尔族的小贵族家庭。初名贡噶明久多杰旺格杰波。日喀则宗本都杜饶登之子。明天启二年(1622), 6岁由甘丹、

  • 段晖寿

    即“段寿辉”(1697页)。

  • 耶律的碌

    辽代将领。名又记作的禄、敌鲁。字耶宁。契丹族。为辽太祖阿保机伯父※耶律释鲁之后。史载其熟知兵马。以为国尽力,被圣宗称作“千里驹”。初入仕,为右皮室详稳。统和二十八年(1010)八月,从驾讨高丽,渡鸭绿

  • 施秉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南部。元朝时,置偏桥中寨蛮夷军民长官司、德胜寨偏桥四甲等处长官司、施秉前江等处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以偏桥中寨故地置偏桥长官司,以施秉前江故地置施秉蛮夷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