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蒙协定
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南京伪“国民政府”和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缔结的协定。1941年春汪伪政府代表周佛海与伪蒙疆政府代表李守信等在日本操纵下,于青岛签订。以共同“反共”为宗旨的协定。伪蒙疆政府承认汪伪南京政府是中国正统的政府,南京伪政府承认伪蒙疆联合政府是“高度自治”政府,允许用成吉思汗纪元和四色七条旗为政府旗帜,并可在长城各口驻兵,以此确立两个傀儡政府之间的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南京伪“国民政府”和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缔结的协定。1941年春汪伪政府代表周佛海与伪蒙疆政府代表李守信等在日本操纵下,于青岛签订。以共同“反共”为宗旨的协定。伪蒙疆政府承认汪伪南京政府是中国正统的政府,南京伪政府承认伪蒙疆联合政府是“高度自治”政府,允许用成吉思汗纪元和四色七条旗为政府旗帜,并可在长城各口驻兵,以此确立两个傀儡政府之间的关系。
古塔。位于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城西南康平区景董乡曼贺井傣族村寨东北。塔呈正方形,分4层。第一层为方形,第二层如倒覆铜钟,第三层为棱形方台,第四层似方形花瓶。塔尖已毁。为当地及老挝边境小乘佛教信徒
清代旗籍中无职位无职业者之称。清入关前后,八旗内成丁者多有兵差之役。随着人丁繁衍,兵差各有定额限制,于是闲散之称突出。未被考中※披甲者,称※余丁。历年没有机会参加挑甲考试者,称※幼丁。东北幼丁于满语内
见“库页岛”(1109页)。
故匈奴王。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偕※于军等率众归附汉朝,受隆重礼遇,被封为翕侯。武帝元光四年(前131),以坐不请谒太后于长信宫黜侯爵。
见“耶律弘基”(1308页)。
撒拉语音译,意为“玩骆驼戏”。旧时撒拉族婚礼中表演的一种舞蹈游戏。流行于青海、甘肃等地。内容是追述撒拉族先民从中亚撒马尔罕迁至青海的经过。表演多在月光下,一般由4人扮演,其中两人翻穿皮袄装扮骆驼:1人
见“亲征平定朔漠方略”(1718页)。
准噶尔地名。位于今新疆阜康县城东。准噶尔语, “赛因”意为“良”, “塔喇”意谓“田”。以其地膏腴,宜种植,故名。唐时属北庭都护府管辖,明隶瓦剌。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统治时,为准噶尔重要农业区域之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犬名。又作盘瓠、盘护。中国南方一些民族图腾崇拜的偶象。《魏略》日:“高辛氏有老妇,居王室,得耳疾,挑之,乃得物大如茧。妇人盛瓠中,覆之以茧,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后成为高辛
①西域古国名。又作悉万斤、萨末鞬、飒秣建。昭武九姓国之一。位于今中亚两河流域撒马尔罕地区。建都于萨宝水上阿禄迪城。居民为康居之后,从事游牧,迁徙无常。王姓温,大月氏人。先世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南北朝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