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答

安答

亦称谙达、安达、按答。源于契丹旧俗,蒙古族、满族沿袭之,内涵稍异。①蒙古语意为“契交”、“义兄弟”、“盟友”。《元史·太祖纪》:“按答,华言交物之友也”。古代蒙古社会中,二人订盟结交,须举行一定仪式,互赠礼物,誓约交好,互不舍弃,彼此救护,结此关系后,彼此即以“安答”互称。如成吉思汗高祖屯必乃与捏里必;其曾祖合不勒汗与撒勒只兀台;其父也速该与王罕;成吉思汗与札木合、畏答儿、札合敢不等,都曾结为安答。其时,部落间的联盟关系常以部落罕之间的“安答”形式表现出来。 ②满语音译常作谙达,意为宾客、朋友及伙伴、伙计等。清代指:上书房(皇子就学之所)教师中授蒙古语(皇子每日入学,先学蒙古语两句)和弓箭者之称。每个皇子配备3员,有内谙达、外谙达之分。熟悉宫中事务的内府※包衣人福格所著《听雨丛谈》卷11载:“谙达,清语,作‘保傅’解”。《大戴礼记》卷3注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可比拟为古称“西宾”的家垫先生。谙达的原义“宾朋”,于此可通。 ③领侍卫内大臣辖下,有一种“谙达侍卫”。当是陪伴和侍卫皇子者,并兼充上书房教授弓箭或蒙古语的教习。 ④鄂伦春人分摩凌阿(马上)鄂伦春和雅发罕(步下,不骑马)鄂伦春。前者编入八旗;后者散居山林以打牲为世业,清布特哈总管衙门派官5员分治雅发罕鄂伦春人,此官亦称“谙达”。其官每年赴指定地点,向这部分鄂伦春人征收貂皮等物,并以清廷名义赏赐猎民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料。同时收购各种猎品,进行不等价交换,这种身兼官商者,后被称作“阿拉本谙达”,意为“官方谙达”。

猜你喜欢

  • 石满宜

    ?—1787清乾隆年间苗族暴动首领。永绥厅(今湖南花垣)勾补寨人。苗族。乾隆五十二年(1787),百户诬陷其偷盗贩牛商牛只,并借此向全寨苗民敲榨勒索,乱捕乱抄,愤而率寨中苗民反抗,横遭惨杀。七年后,※

  • 喀克哩

    ? —1840清代四川大金川八周碉土守备。藏族。参见“阿木禳”(1200页)。

  • 哈达

    藏语音译。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民用于迎送、馈赠、敬神及日常交往礼仪用品,一种象征吉祥的纱巾和丝巾。广泛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及内蒙古等地。相传元朝由内地传入西藏。1260年西藏萨迦法王八思巴受元世祖邀,

  • 苻坚

    338—385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君。357—385年在位。字永固,一名文玉。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健弟※苻雄之次子。初继父爵为东海王。寿光三年(357),与兄苻法等袭杀苻生,自立。去皇帝号

  • 耶律合住

    929?—979?辽代大臣。又作昌术、昌主。字粘衮:汉名琮,字伯玉。契丹族。漆水郡人。辽太祖阿保机弟※耶律迭剌孙。智敏善论,少有勇。以皇族后裔入仕,为官清廉。年十五,任先锋军监师,随太宗南下,屡建战功

  • 清敏惠恭和元妃

    ?—1641清太宗皇太极之妃。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之姊。崇德元年(1636),封关睢宫宸妃。有宠于太宗,生子,特大赦,子2岁夭亡,未命名。六年(1641)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

  • 纳西文

    我国纳西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解放前,纳西族有两种文字,一种叫东巴文,另一种叫哥巴文。未能在群众中广泛使用。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3工作队和云南省民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共同对纳西语进行了

  • 宫籍户

    即“宫户”(1749页)。

  • 石抹

    见“萧”(1989页)。

  • 阔里吉思

    ①(?—1298)元朝驸马。蒙古汪古部人。爱不花子。尚文习武,好儒学。筑“万卷堂”于府邸,常与儒士讨论经史。先尚忽必烈汗皇太子真金之女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铁穆耳汗女爱牙失里。初受命屯戍和林(今蒙古国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