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宣抚使

宣抚使

官名。唐代始置。玄宗开元十六年(728),以宇文融为河北道宣抚使。唐后期经常派朝官巡视经战乱破坏,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宣抚处置使,类似后来的钦差大臣。宋代在用兵时,以执宰大臣或大将任之,负军事指挥和安定边境重任,职务高于安抚使。如韩绛、李纲、张浚、孟庚、李光、刘光世、岳飞等均任此职,其权责似两汉之大将军。元代多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军民兼辖,参用土官。秩正三品。其上有达鲁花赤1员,下设同知2员,副使2员,佥事1员,计议1员,经历1员,知事1员,提控案牍架阁1员。明代改为世袭武职土官,秩从四品。下设同知1人,正五品,副使1人,从五品,佥事1人,正六品,经历1人,从八品,知事1人,正九品,照磨1人,从九品。清沿明制,品阶、职责与明代相同,但机构、官员皆简化,仅设总管、分管头目,及经办公文、刑名、钱粮之师爷各数人。

猜你喜欢

  • 清代边政通考

    书名。陈炳光编撰。民国二十三年(1934)出版。共20章,分两篇。第一篇叙述理藩院的执掌、官吏、机构、职责;第二篇分别叙述疆域、封爵、喇嘛封号、设宦、户丁、耕牧、赋税、兵制、边务、会盟、朝觐、贡献、俸

  • 也先土干

    ?—1431明朝将领。一译额森托噶,汉名金忠。蒙古族。故元太保不花六世孙。原为东蒙古(鞑靼部)领主,受阿鲁台节制,明人称之为王子。永乐十一年(1413),受明封都督。常以个人名义向明廷朝贡,也获明朝单

  • 马秀廷

    民国初年将领。字文仲。云南省陆良县(今属师宗县)人。回族。青年时期投军门吴远安部,屡立战功,由哨兵升管带军门。清光绪九年(1883),中法战争中率定远、镇远两军,同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军。收复10余州

  • 洮州军民千户所

    明代西北卫所名。洪武四年(1371)四月置。治所在今甘肃临潭。属河州(治今甘肃临夏)卫。十二年(1379)二月,升为※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 达识帖睦迩

    ?—1364元末大臣。又译达识帖木儿、达识铁睦迩、达世帖睦尔等。康里氏。字九成。※康里脱脱之子。幼与兄铁木儿塔识入国学,读经史。初为太府监提点。历任枢密院同知、中书右丞、大司农。顺帝至正七年(1347

  • 乌护

    即“乌纥”(328页)。

  • 亢五租

    亦作“空五租”。清代汉人租种台湾部分高山族土地所交地租。清道光年间(1821—1850),水沙连六社高山族拥地甚广,招募汉人前来拓垦闲旷空地,田开成后,纳其所获5%,故称。

  • 沙里塔理

    ?—1648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原系喀喇沁部人。父伊林臣率属归清,授游击世职。父卒,袭职。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败之,加世职为二等轻车都尉。五年(164

  • 颉利发

    见“俟力发”(1690页)。

  • 饶迥纪年法

    即藏历纪年法。详见“藏历”(25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