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尕藏图旦旺秀

尕藏图旦旺秀

1856—1916

清代甘肃地区藏传佛教嘉木样呼图克图四世。西藏拉龙人。严潘德勒琼子。清咸丰五年(1855),嘉木样三世圆寂,由拉卜楞寺的德睦仓活佛和火尔藏仓活佛认定为嘉木样三世转世灵童。次年二月迎入甘肃拉卜楞寺,取法号尕藏图旦旺秀。同治七年(1868),入闻思学院学习显宗经典。十年(1871),学因明和般若二学。光绪三年(1877),赴拉萨入哲蚌寺郭莽学院深造,四年后返回拉卜楞寺。七年(1881),创建喜金刚学院,并传“欢喜金刚灌顶”、“虚空瑜伽”和“金刚手大轮”等修供法。十一年(1885),任本寺总法台,兼任青海塔尔寺总法台。二十六年(1900),赴山西朝拜五台山,并到北京觐见光绪皇帝。二十八年(1902),光绪帝赐以“广济祥师”封号、册印。建造医学经堂。对寺院机构进行调整,成立“拉章仲贾措兑”,亲自主持政教事务。1914年三月,被袁世凯封为“广济静妙严禅师”。

猜你喜欢

  • 王公

    清代封爵统称。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和辅国公6等。原为对满洲贵族的专用封号。后亦用以封赠某些民族上层人物,有宗室、蒙古、回部(维吾尔)、唐古特(藏族)王公之分。宗室王公又称八旗王公,皆冠宝石

  • 哈宜

    族名。哈尼族自称。雍正《临安府志》卷7“风俗·附种人”曰:“窝泥,自呼哈宜。”参见“哈尼族”(1633页)。

  • 应绍不

    见“永谢布万户”(639页)。

  • 西藏日记

    书名。清果亲王允礼撰。上下两卷。雍正八年(1730),准噶尔侵扰西藏,移达赖喇嘛于泰宁。十二年(1734),准噶尔请和,清廷命作者往泰宁,办理达赖喇嘛返藏事。此书即其以游记体裁逐日所记往返途中亲见之事

  • 南夫余

    朝鲜半岛古百济国的别称。百济始祖温祚王自卒本夫余(一作夫余或高句骊国)南迁至今朝鲜半岛汉江以南的西部地区立国,并以扶余为姓,也称其国为南夫余。朝鲜忠清南道曾有地名曰扶余。《黑龙江志稿》也称今松花江与嫩

  • 额尔沟河

    见“塔里木河”(2161页)。

  • 拓跋朝光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拓跋守寂子。唐代宗永泰时(765—766)任静边州都督、左羽林大将军。唐朝为离沮内徙党项受吐蕃诱胁,永泰后迁其部于银州之北,夏州以东及绥、延等州。静边州都督府亦移置银州境内。其部地处

  •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辽置十二宫,悦为天祚帝※永昌宫下之一抹里。

  • 耶律伊都之叛

    见“余覩之叛”(1100页)。

  • 觉常刚

    见“觉昌安”(17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