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皇后
见“萧挞里”(1996页)。
见“萧挞里”(1996页)。
1807—?清代拉卜楞寺高僧。出生于苏呼·苏如沁地方的康木族。藏族。16岁,入拉卜楞寺经院学习五部大论。道光十年(1830),在祈愿法令上获得降然巴名号。咸丰二年(1852),进行多仁巴学巴的立宗。后
书名。明范守己著。“九夷”,本系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华夏以外居处东方的一些族群的泛称。亦指中央王朝统治范围之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本书将四川南部的少数民族归纳为九种,亦称九夷,即西番、僰人、摆夷、麽些、佫&
古地名。在今甘肃兰州北永登县小咸水东岸。有误以为在永登城西北,或说即大通河东岸之连城。《汉书·地理志》:“令居,涧水出西北塞外,至县西南,入郑伯津”。涧水即今永登县庄浪河东之小咸水,“涧”、“咸”同音
土族他称。蒙古族对土族的称谓。参见“土族”(63页)。
旧时门巴族的一种送行仪式。流行于西藏部分门巴族地区。家中有人出门远行,上路前,由父母或其他长辈以食指、无名指醮锅灶烟灰,在出行者胸颈处抹几个黑点,如为儿童则抹在鼻梁上。示意有灶神保佑,可驱恶避邪,旅途
明军征讨麓川思氏土司的战役之一。洪武十七年(1384),麓川(治今云南瑞丽)傣族首领思伦法遣人入朝贡方物,并献元朝所授宣慰使司印,以示诚服,受封为麓川平缅宣慰使司宣慰使,兼领元之麓川、平缅两路之地,势
见“阿巴海”(1201页)。
①元代行政区划名。又作谦州,欠州、欠欠州、俭俭州。位于谦河(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西南,唐麓岭(今唐努山)北,在益兰州等五部断事官辖境内。太祖二年(1207一说十三年),被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所征服,并入
清代基诺族的他称。史载其俗与白族、傣族相近,居于云南思茅(今基诺族主要居住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区及其附近)。男穿麻布短衣裤,女穿麻布短衣桶裙。男以红黑藤篾缠腰及手足。发留左中右三撮,故名。
契丹民族所信奉的一种福神。《辽史·国语解》释:“福神名。其神所临之国,君能建极,孚于上下,则治化升平,民享多福。”《太祖纪》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九年(915),“君基太一神数见,诏图其像。”太一神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