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所土千户
明、清四川麽人(今纳西族)土司名。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土官喇世英帅众归附,清准其请,仍授土千户职。五十一年(1712),颁给印信、号纸,后隶盐源县(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营。住牧盐源县左所。嘉庆至道光间(1796—1850),喇国玉为土千户,下辖荜苴芦土目一名,管有麽、西番(今普米族)土民共1001户,每年认纳荞粮70石,折米35石,赴会盐营完纳,折充兵米。
明、清四川麽人(今纳西族)土司名。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土官喇世英帅众归附,清准其请,仍授土千户职。五十一年(1712),颁给印信、号纸,后隶盐源县(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营。住牧盐源县左所。嘉庆至道光间(1796—1850),喇国玉为土千户,下辖荜苴芦土目一名,管有麽、西番(今普米族)土民共1001户,每年认纳荞粮70石,折米35石,赴会盐营完纳,折充兵米。
西藏古人类遗址。地在西藏昌都卡若地区,占地约1万平方米。“卡若”藏文作“kharo”,在11世纪的《德乌佛教史》中已记其名,为“四如”建置中的地名之一。1978年开始发掘,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物,代表西
苗族古歌。流传于湖南西部、贵州松桃等地。是有关苗族先人迁徙的古歌。歌词反映湖南西部苗族因人口“繁殖象岭山的竹子”,“发展象深沟的树子”,不得不向外迁徙,从陆上走去,从水路飘流下去,从四面山岭下去。并叙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笼哥儿,华言风轮也。”藏语Hlung khor,意为“风轮”,举行法事时,书写经咒于布,制成圆筒,中贯以轴,插于屋
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持至尸逐侯单于弟。灵帝中平六年(189),因兄於扶罗侵扰汉郡县,被逐,不得归国,与兄留居平阳(今山西临汾市)。献帝兴平二年(195),兄死,嗣为单于。居平阳
即“清文鉴”(2106页)。
1902—1939抗日民族英雄。辽宁沈阳市人。满族。原姓赵。1925年考入东北讲武堂。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被推举为华北救国总会执行委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年间(1436—1449)设立。《满洲源流考》作伊实左卫,并将永乐六年(1408)三月所设益实卫作伊实卫。
?—1183金大臣。海陵王赐名邦基。渤海人。大氏。熙宗时,为寝殿小底(内侍),权近侍局直长,备受亲信,掌管宫殿符钥,自由出入宫禁。皇统九年(1149),因无故被熙宗杖笞,怀怨,与右丞相完颜亮同谋弑熙宗
东乡语音译。东乡族青少年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流行于甘肃临夏县东乡族地区。源自古代东乡族青少年模仿父兄抵御外侮,射矢鸣镝。“咭咕杜”是用硬木削成鸡蛋般大小的椭圆形木球。比赛时,十几人分成两组,每组五六人
?—1758清朝将领。蒙古族。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古后裔,札萨克一等台吉,※班珠尔多尔济长子。乾隆元年(1736),父卒,次年,袭札萨克一等台吉。八年(1743),扈从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