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顿佛教史

布顿佛教史

书名。藏文佛学古典名著。又作《布敦佛教史》。全称《善逝教法源流大宝藏论》,别译称《佛教史大宝藏论》、《善逝教法史》、《布顿佛教史》等。布顿·仁钦朱(1290—1364)著。成书于元至治二年(1322)。全书共分四品:(1)讲说与听闻之理:对佛教教法理论作纲要性论证,解释其性能,辨析其修习,以揭示其内涵;(2)总说佛法出现于世间情形:阐明教法形成之理,叙述释迦牟尼之降生、出家、得道、涅槃等12种事业之史实;(3)吐蕃宏传教法之情形:简述佛教入吐蕃之后,历经三朝赞普(王)宏扬广为传播建立佛、法、僧三宝之前宏期,及达磨赞普毁法后又经上路、下路传入之后宏期经过;(4)显密法典分类目录:依据吐蕃、内地、于阗、印度等地诸大德译师之译著与论述,将前、后宏期之经、论目录5种加以增补编排成专章。作者为乌思藏著名学者,藏传佛教布鲁派(又称夏鲁派)之创始人,曾应乌思前藏地区搽里八万户长贡噶多吉之请,协助编定大藏经甘珠尔部目录,世称“蔡巴目录”,后据后藏地区纳塘寺所藏经典编成大藏经《丹珠尔》部目录,世称“布顿目录”。是为后世刊行藏文大藏经之定本。毕生著述200余部,传世之《布顿全集》共刊26帙,本书刊于第24帙,拉萨版共212页。作者著写此书缘起中订立四总纲:阐明闻、说正法之功德;阐明所闻、说之教法;如何闻、说及修习方法;所修教法源流。为最早论述佛家宗旨、宏传、教义之权威专著,尤以所附诸译师大德人名及佛典目录,备受国内外佛学界重视。近年有藏文排印本及汉文译本问世。国外有英译本。

猜你喜欢

  • 镇海

    1168—1251蒙古国大臣。又译称海。克烈氏。有勇略,善骑射。原事克烈部王罕。南宋嘉泰三年(1203),克烈部与蒙古部分裂后,投效铁木真(成吉思汗),任扯儿必(侍从官),为班朱尼河饮水誓盟诸将之一,

  • 茹羯

    唐代奚族将领。文宗大和四年(830)率兵攻唐,为唐将李载义所败,被执。文宗赐冠带,授右骁卫将军。

  • 汗点格尔

    裕固语音译,又作点格尔汗。“汗”意为“可汗”,“点格尔”意为“上苍”、“天”,“汗点格尔”意为“敬天可汗”,汉族称之为敬毛神。旧时裕固族中保留的原始萨满教崇拜。祭祀由神职人员艾勒哲主持。“艾勒哲”,裕

  • 齐凌

    ①即“栖林”(1804页)。 ②见“奇勒尔” (1352页)。

  • 松潘宕叠威茂州等处军民安抚司

    元代土司名。隶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元初置。司治汶州县(今四川汶川县)。佚正三品。设达鲁花赤、安抚使、同知、佥事、经历、知事、照磨、镇抚各1员。辖威州保宁县、茂州汶山县、汶川县,以及静州茶上必里溪安乡等2

  • 乌格德勒库

    见“阿鲁台”(1217页)。

  • 大丰

    唐代南诏国第九世王劝利晟年号。820—823年,凡4年。

  • 合浦郡

    岭南古郡名。汉武帝灭南越国后于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合浦(今合浦县东北)。辖徐闻、高凉、合浦、临允、朱卢(元帝初元三年罢朱崖郡置,隶合浦) 5县,其地相当于今广东新兴、开平之西南,广西容县、横县

  • 李正己

    733—781唐朝官员。高丽人,本名怀玉,受赐改名。生于平卢(治今辽宁朝阳市),服役于唐军,为平卢军裨将侯希逸下属。乾元元年(758),平卢节度使王玄志卒,因希逸为其姑母之子,与同僚共推之为平卢军帅,

  • 霍罕

    中亚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又作浩罕。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即今鸟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浩罕。18世纪初鸟兹别克人以此城为首都建立浩罕汗国。乾隆二十四年(1759),霍罕伯克额尔德尼内附清朝。光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