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鲁

布鲁

蒙古族投掷器具。蒙古语音译,意为“投掷”。起源于1300多年前,是北方游牧、狩猎民族在狩猎中创制的工具和武器,用以狩猎和作战。平时用以锻炼身体和提高投掷技术。后来发展为蒙古族的传统运动项目。其形状如镰刀,按其用途分为三种:“吉如根布鲁”是以铜或铁打制的,将皮条系在布鲁的头部,专用于猎取野猪、狼等大野兽;“图固立嘎布鲁”是以木头削制,顶端装有铅头或铜、铁箍环,用以猎取兔、野鸡等小动物;“海雅木拉布鲁”一般以榆木制造,头部不加任何金属,作日常练习用。投布鲁比赛分投远和投准两种。投远用的布鲁,重量一致(一般为500克),以投出的距离定名次。投准用的布鲁重量和形状不限,在场地一端划一条投掷线,前方30米处立圆椎形木柱3根,间距约10厘米,柱高50厘米,上端直径4厘米,下端直径6厘米(便于立稳)。每人在规定的时间内限投3次,姿势不限。一次直接投中3根木柱得10分,间接投中3根得8分;直接投中两根得6分,间接投中两根得4分;直接投中1根得2分,间接投中1根得1分。满分为30分,以得分多少定名次。也可骑马投掷,并可连续投出。这是一项力量加技巧的传统体育竞技,深为蒙古族喜爱,五六岁的儿童就开始做投布鲁游戏,现已被列入那达慕大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猜你喜欢

  • 杨承庆

    渤海王国官员。文王大钦茂时官辅国(大)将军、行木底州刺史、兼兵署少正、辅国公。唐乾元元年(日天平宝字二年,758),为聘日使,与副使杨泰师率23人,随日来使同往答聘并吊日皇丧。九月抵日越前国登陆,十二

  • 贺跋支

    辽官名。契丹语音译。其执掌犹如宋执政左右的防閤。宋人刁约于嘉祐元年(1056)出使契丹时,曾用汉语与契丹语交杂作《北语诗》,内有“看房贺跋支”句自注:“贺跋支,如执政防阁。”

  • 扎什伦布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在后藏的最大寺院。又作扎西伦博寺等。寺名为藏语音译,意为“吉祥须弥”寺。初建时曾名“岗坚曲批”,意为“雪域兴佛”寺。常同拉萨三大寺并称为西藏四大寺。位于日喀则附近尼色山麓。明正统

  • 王岱舆

    约1573—1658明末清初伊斯兰教著译家和经师。名涯,以字行,别署“真回老人”。金陵(今南京市)人。回族。先祖天方(今阿拉伯)人。明洪武(1368—1398)年间,因朝贡至京(今南京),在钦天监任职

  • 罗施鬼国

    见“罗殿国”(1418页)。

  • 渔阳郡塔

    见“蓟县白塔”(2317页)。

  • 蒙格布禄

    见“猛骨孛罗”(2078页)。

  • 海尼

    族名。哈尼族自称之一。参见“哈尼族”(1633页)。

  • 李学东

    1826—1876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农民反清起义将领。彝族。四川马边县人。曾参加太平军。咸丰四年(1854),赴云南哀牢山区进行反清起义宣传活动。六年(1856),在赵州(今弥渡县)瓦卢村天生营随李

  • 呼岱巴尔氐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号达尔汉伯克。乌什人。乌什郡王品级※霍集斯次子。初隶准噶尔部。乾隆二十年(1755)随父附清。翌年,随布拉呢敦招抚南疆,住库车。二十三年(1758)三月,闻大小和卓布拉呢敦、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