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帕竹扎巴坚赞

帕竹扎巴坚赞

1374—1432

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派僧人。《明史》作吉剌思巴监藏巴藏卜,又称扎巴坚赞贝桑波。藏族。其祖绛曲坚赞为帕竹政权首脑,势力显赫。8岁任泽当寺主,11岁辞任,赴乃邬栋孜任万户长职。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明朝正式诏准其任帕竹地方政权首领,即帕木竹巴第五代第斯(执政长官)。同年,明太祖封其为“灌顶国师”。永乐四年(1406),遣使奉贡,明成祖册封其为“灌顶国师阐化王”,赐螭纽玉印,世代承袭。此印直至清代第斯桑结嘉措仍在使用。对其它教派并不轻视排挤,尤其支持宗喀巴所倡黄帽派(“黄教”),宗喀巴所以能创举拉萨传大召的祈祷大会,均得力于其政治及经济上的大力支持,黄教之兴,与其动员各地贵族倾力相助密不可分,故誉满藏区。本人倾心向佛,每年写陀罗尼咒1部,22年从未间断,并主持写了3部《甘珠尔》经,分别用金、金银混合及墨汁写成,从训诂、正字及文法方面均属相当严谨的三部藏经。

猜你喜欢

  • 夸吕

    ?—591南北朝至隋初吐谷浑可汗。又作吕夸。姓吐谷浑氏。※伏连筹子。梁大同元年(535),继※可沓振之后,为吐谷浑王。《北史·吐谷浑传》、《魏书·吐谷浑传》则称其父“伏连筹死,子夸吕立”。始自称可汗,

  • 见“番”(2263页)。

  • 叶赫巴图鲁

    见“炒花”(1502页)。

  • 交州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和《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等。唐末至元初属高昌回鹘。治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故城。参阅“崖儿城”(2057页)。

  • 六戎

    戎人中六支的名称。古代史籍对戎人部数记载不一。如《礼记·明堂位》作“六戎”,《周礼·夏官·职方氏》作“五戎”,《尔雅·释地》作“七戎”。此外,尚有八戎、九戎之称。均泛指中国古代西部地区各戎。据《尔雅·

  • 阔力达西

    乌兹别克族婚礼操办人。意为傧相。凡乌兹别克族青年在结婚前,都须找一个比较知心、能说会道、尚未结婚的人做自己的傧相,以处理结婚时的事务。举行婚礼当天,新郎要在男傧相陪同下,坐于房屋中央或角落,边吃、边吹

  • 绰金汰

    ?—1865清末内蒙古东部地区“老人会”(蒙古语称“勿不格得楚格拉”)领导人之一。又作朝根岱。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蒙古族。咸丰十年(1860),组织“老头会”赴京控告该旗札

  • 毕底

    地名。今司丕提。北界帕兰山脉,南和东南至马尼山口山脉,西达西喜马拉雅山。原属西藏古格王国,后归拉达克管辖。1684年,拉达克据丁木刚和约,将毕底、古格本部及普让转归拉萨统治。其后拉萨又以毕底送给拉达克

  • 大横帐常衮司

    见“大横帐”(90页)。

  • 天葬

    葬式之一。大致可分两种类型:西藏和川西北地区藏族人死停丧数日,由喇嘛择吉日将死者运至本部落天葬场。群鹰闻声即至,争相啄食,以食尽为吉。故亦称“鸟葬”。在蒙古族牧区则行“野葬”。将死者运至荒野。置放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