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府兵制

府兵制

西魏大统年间(535—551) 鲜卑宇文泰所建兵制。由兵牧合一的部落兵制发展而来。初置12军,以诸将分别统率。其成员多为鲜卑人,基本上由贺拔岳的武川军团、侯莫陈悦属下的李弼军团以及“六坊之众”随孝武帝西入关中的北魏宿卫禁旅组成。后逐渐吸收关陇汉族豪强地方武装,兵员日趋增加。共组成24军,由6柱国分领,下设12大将军、24开府、48仪同。每一仪同领士兵千人,6柱国合众4万8千人。军士由各级将领统率,另立户籍,与民户有别。平时牧耕,但要按规定自备弓刀参加训练或作战。北周武帝(560—578年在位)后期,府兵军士改称侍官,除鲜卑成员外,广募汉族农民等充之,去其县籍,兵民分治。不属柱国,由皇帝直接控制,负有更番宿卫和作战御侮之责。此制日益与均田制相结合,兵员达20万人左右。隋初确定军府名称为骠骑府,骠骑将军为长官,车骑将军为副,有时也设立与骠骑府平行的车骑府。大业三年(607),改称鹰扬府,各府分隶12卫,军人称卫士,其户籍改属州县。唐初一度恢复骠骑、车骑府旧称,旋改为折冲府,设折冲都尉与左右果毅都尉。贞观十年(636),有634府,分隶12卫和东宫六率。每府兵额800至1200人,编制单位有团、旅、队、火。凡被拣点充当府兵者,平日务农,农隙操练,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分番轮流宿卫京师,防守边境。后府兵往往因负担过重,常逃避兵役。玄宗开元(713—741)时,卫士改为招募,戍边之兵改用官健(资粮官给之职业兵)。至天宝年间(742—756),府兵制已名存实亡。

猜你喜欢

  • 蒙得恩

    1806—1861太平天国将领。原名上升,又名得天。广西平南县大鹏花水马铃村人。壮族。出身雇农家庭,自幼痛恨官府豪绅的压迫剥削。为人忠厚刚直,豪侠好义。道光末年,闻冯云山在广西各地秘密发展拜上帝会组织

  • 向国栋

    清代湖南桑植土官。土家族。桑植(今湖南桑植县西北)宣慰使向长庚子。杀兄向国柱,夺宣慰使职。为人残虐,与容美(今湖北鹤峰县)、永顺(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茅冈(今湖南大庸县西北茅冈)诸土司相仇杀,民不堪命

  • 炎关

    见“严关”(1047页)。

  • 果尔敏商坚阿怜

    见“长白山”(365页)。

  • 亦孙哥

    见“也松格”(141页)。

  • 珠舍里部

    见“朱舍里部”(793页)。

  • 乌鲁木齐都统

    清代新疆迪化州军事长官。统辖乌鲁木齐、巴里坤、古城、吐鲁番、库尔喀喇乌苏,哈密等处满、汉官兵。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参赞大臣改置。驻巩宁城(乌鲁木齐满城)。下设副都统、办事大臣、帮办大臣、领队大臣

  • 后赵武皇帝

    见“石虎”(445页)。

  • 定县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在河北省定县城关镇回民街(今解放街)。约建于元初或元以前。元至正三年(1343),由中山府都督普颜帖木儿主持重建。阅二年,正殿始成。殿乃中国古典式木结构,画栋雕柱,朱扉、华采。其后窑

  • 孙继鲁

    1498—1547明朝大臣、诗人。字道甫,号松山。回族。先世大食(今阿拉伯)人。占籍江南钱塘(今杭州市),为“江南世族”。明初,随平西侯沐英入云南,遂定居云南右卫(今属昆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