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必兰纳失里

必兰纳失里

?—1332

元朝官员、佛经翻译家。又作必剌忒纳失里、毗奈耶室利。哈密力(今新疆哈密)畏兀儿人。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幼学畏兀儿文和梵文,后通汉、藏等多族语。研习藏经,博识多才。大德六年(1302),奉旨从帝师受戒于广寒殿,代成宗出家,改赐是名。仁宗皇庆(1312—1313)中,奉诏译梵文佛经。延祐(1314—1320)间,赐银印,封光禄大夫。译进诸国朝贡表文,深得仁宗赏识,授开府仪同三司兼领功德使司事。英宗至治三年(1323),赐金印,特授“沙津爱护持”(意为“总统”),兼诸国引进使。文宗至顺二年(1331),加号“普觉圆明广照弘辩三藏国师”。次年,与安西王子月鲁帖木儿等谋叛,坐诛。被抄没之人畜、土田、金银货贝、邸舍、书画器玩及妇人七宝奁具,价值巨万。曾将汉文《楞严经》、梵文《大乘庄严宝度经》、《乾陀般若经》、《大涅槃经》、《称赞大乘功德经》、藏文《不思议禅观经》译为蒙文。又将僧俗法规编纂成书,部分内容收于明末库图克图重编之《十善白史》中。

猜你喜欢

  • 蒙古丞相

    明代蒙古官名。源于汉族封建王朝。元代因之,设左、右丞相,其数诸帝所设不一,但一直未间断。正一品,授银印,统六官,率百司,居中书令之下。中书令缺,则总中书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元末,拥有此称者较多。明初

  • 蒙古火盆

    蒙古族传统取暖、炊事炉具。蒙古族历史上以游牧、狩猎为业,又处于内陆高寒地区,火与他们的饮食、住、行密切相关。雷火及森林、草原大火也给他们造成可怕的灾难,因此他们崇拜火,相信有火神,每年定期进行祭火。为

  • 青牛神

    契丹族敬祭的祖神。据《辽史》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今西喇木伦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8子。其后族属渐盛,

  • 新国

    即“丸都城”(129页)。

  • 牛儿宗寨行都指挥使司

    明代藏区官署名。“牛儿宗”一译“内邬宗”。永乐六年(1408)十二月,牛儿宗寨官喃哥藏卜与其他地方首领入朝贡马及方物,赐予钞、币等。十一年(1413),明中官杨三保使乌思藏还,奏使藏见闻时,遂置此司。

  • 给巴

    见“最玛”(2221页)。

  • 大昌辉

    渤海国宗王。第十一世王※大彝震子。彝震在位时(830——857),奉命入唐朝贡(一说在公元838年),带回唐文宗敕大彝震书,书中称彝震“遵礼仪而封部和乐,持法度而渤海晏宁”;在列举给渤海官员赐物的名单

  • 赵炳龙

    1608—1697明末清初白族诗人。字文成,又字云升,晚号楸园老人。云南鹤庆军民府剑川州(今剑川县)人。明给事中赵完璧子。自幼谦谨好学,工古文诗词,注重实务。崇祯六年(1633),中乡试亚魁。明亡后,

  • 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0世纪初,首次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发现。其社会发展阶段处于原始社会中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距今约五、六千年。发掘的房址为长方形和方形的地穴式建筑,发现的陶窑有单定窑和双火膛连空窑两种

  • 汉军枪营

    清代八旗汉军骁骑营中的鸟枪马甲置此。顺治(1644—1661)间,每逢春季即竖靶于41弓(量地弓,五尺为一弓)之地,令汉军鸟枪兵演习射击。康熙十二年(1673)定,每旗设一营,操练火器;每佐领增设鸟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