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拉卜楞寺规

拉卜楞寺规

清代拉卜楞僧伽应遵守之规章。咸丰四年(1854),鉴于该寺清规戒律逐渐废弛,由该寺第四十七任堪布吉美丹巴尼玛加以整顿所订。章程规定:凡入寺僧伽,严禁邪恶、饮酒和偷盗;无特许,妇女不得入寺内;僧伽内部禁止射箭、掷骰子、着俗装、持武器外出;不得包庇资助盗贼;禁暗中宰杀牛羊;禁有家室;入扎仓不满30年者,不得畜养骑乘;大小活佛府邸禁养守门犬,只许拉让养狗;除持印鉴证明长年闭关者外,一律参加会传集会,严禁请假;禁僧人作各种倒卖生意;选任称职之执事人员,造册上报,禁徇私、受贿,执事人员不得以私枉法,无视寺规;对严格执行寺规之执事人员不得任意诬陷枉加罪名;执行者和遵循者,凭藉权势任意违犯,按情节轻重追查处理。该规章条文完整地保存于拉卜楞寺图登颇章宫。对研究藏传佛教史及寺院戒规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昔烈门

    见“失烈门”(590页)。

  • 句容郡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至大二年(1309),知枢密院事钦察人床兀儿受封。其子答邻答里于天历二年(1329)袭封。

  • 石敬威

    ?—936后唐将领、后晋宗室。字奉信。其先本西域石国胡人,后从沙陀附唐,故也称沙陀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石万诠子,后晋国君石敬瑭堂弟。少善骑射,事后唐庄宗李存勖,以战功,累历军职。天成

  • 叭竜横

    清代攸乐(基诺)土目。基诺族(一说傣族)。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在攸乐山设同知。十年裁撤,由车里宣慰使刀绍文及各土弁“公保”其为土目。管村塞32 (一说36),辖区东至蛮海(亚来)120里,南至

  • 阙亦坛之战

    即“阔亦田之战”(2276页)。

  • 张格尔之乱

    清嘉道年间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反清叛乱。先后有4次。嘉庆二十五年(1820),张格尔(新疆喀什噶尔人,维吾尔族,幼居浩罕)纠集安集延阿哈呼里等百余人、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萨雅克部、冲噶巴什部等50

  • 习办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易□”,中书位六大之一。位在第四。

  • 文忠王府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宫卫制为契丹特殊政治制度,契丹语称“斡鲁朵”。新帝践位,皆置宫卫,宫卫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州县,构成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主要任务为“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辽史》

  • 拙赤合撒儿

    见“合撒儿”(835页)。

  • 里耀卿

    见“阿里耀卿”(1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