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让
藏语音译,意为“上师居所”。始于元代。萨迦派中设有此制,有“四大拉让”。在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下,已演变成为活佛、堪布等上层喇嘛管理其私人庄园、牧场、财物,压迫、剥削广大农牧奴和奴隶,并办理其饮食起居等私事的机构。有些拉让的权力超过了宗、※谿卡一级政权机构。民主改革后已废除。
藏语音译,意为“上师居所”。始于元代。萨迦派中设有此制,有“四大拉让”。在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下,已演变成为活佛、堪布等上层喇嘛管理其私人庄园、牧场、财物,压迫、剥削广大农牧奴和奴隶,并办理其饮食起居等私事的机构。有些拉让的权力超过了宗、※谿卡一级政权机构。民主改革后已废除。
?—478武都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盛孙,杨伯宜子。南朝宋元徽元年(473,一说泰豫元年,472),从兄武都王※杨僧嗣卒,自立为武兴王,仍治葭芦(今甘肃武都东南),
蒙古族摔跤手光荣获胜的标志。蒙古语音译。亦译景嗄,意为“彩带”。蒙古族自古喜善角力,获胜者得到首领的奖励和重用。蒙古贵族如窝阔台、拔都等还蓄养一批力士参加角逐,重奖获胜者。据说自佛教传入蒙古后,一位活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区)市。共有4806849人(1990年)。语言属阿尔泰
苗族民间祭祀盛典。又称斗牛。源于祭祀祖先之活动。流行于贵州龙里、贵定、定番(今惠水)一带。逢子年祭祀一次,农历九、十月间举行。祭典日期由长老们议定,而后传递木刻晓谕各村寨。届时由巫师举行辅场仪式,长老
亦作“佛六兰”、“佛力兰”,即“弗力兰”(670页)。
辽代部族名。为辽国外十部之一(又记为辽属国),对辽时叛时服,各有职贡,犹唐之※羁縻州。辽北面属国官中即有该部。也有人以为是※耶律大石西去所历之达刺乖部。
见“曷术部”(1625页)。
见“他鲁河”(574页)。
西夏官吏名。景宗李元昊建国初期设置,掌边境关卡事务及管理和市。
指解放前瑶族一些地区占有数量较多的田土和荒山的人或阶层。多把荒山佃给无土或少地的※“山丁”垦种,收取实物或货币地租,或采用“种树还山”的剥削方式。过去广西大瑶山的茶山瑶、坳瑶和花蓝瑶均属这一阶层,除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