挞林
辽官名。亦作“闼林”。契丹语音译。原意不详。是大黄室韦部和小黄室韦部的官名。太宗会同元年(938)十一月改称仆射,后又改称司空。
辽官名。亦作“闼林”。契丹语音译。原意不详。是大黄室韦部和小黄室韦部的官名。太宗会同元年(938)十一月改称仆射,后又改称司空。
546—607北周、隋朝大臣。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魏钜鹿太守宇文直力勤孙,北周岩州刺史宇文珍之子。博学多通。初为周礼部上士,奉使邓至及黑水、龙涸诸羌,招降30余部。及还
1784—1811清公主。满族。爱新觉罗氏。仁宗*颙琰第四女。孝淑睿皇后生。封庄静固伦公主。嘉庆七年(1802)十一月,下嫁蒙古土默特部玛尼巴达喇。封其夫为额驸,袭贝子,赐紫缰,历官前锋统领、都统、御
民国时期官办组织。其前身为民间团体“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由著名伊斯兰经师王静斋、时子周等发起,于1937年在河南郑州成立,号召穆斯林群众奋起抗击日寇。1938年春,郑州失守迁武汉。因国民党官员唐柯
藏语音译,意为“秘书”。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土司直属行政机构※涅巴会议”的职司之一。常设一人,多由※“荒扎”(小头人)或荒扎子弟充任。负责管理“涅巴会议”的文件、档案等事务。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吉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宁古塔城(今黑龙江宁安县)东北50里有克音城。《满洲源流考改作克音河卫,并说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时,克音噶珊首领来
即“索伦”(1829页)。
官名。唐置,设于州、镇,掌文书。宋以后渐不用此名,独翰林之属尚相沿不改,书院秘阁设之,掌管图籍。西夏建国前李德明为夏州节度使,授宋朝降人何宽此职,掌总务。清代翰林院亦设,满、汉各1人,从九品。
?—1468或1469※东察合台汗国第十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也先不花汗之子。1462年,父卒,继位,因羽奴思在汗国西部自立为汗,仅统治汗国东部。好战,在位期间,屡扰周邻诸地,掠夺财富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伊实卫。永乐六年(1408)三月,与兀鲁罕河等8卫同时设立,据考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伊什河畔伊什站。宣德八年(1433)七月,又奉命赴福余等卫招抚,深受明廷信任。有明一
藏语音译,又译翁则。旧时藏族地区寺院领经老喇嘛的称谓。一般用以称呼对经典有一定修养的受尊敬之老僧。负责寺院举行的会考或集体念经时带头诵第一句,众喇嘛继之。在寺内备受敬重。死后多用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