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授时历

授时历

元代郭守敬等天文学家编制的历法。元初承用《金大明历》,以该历浸差,与天象不符,至元十三年(1276),朝廷设立太史局(后改称太史院)以制订新历。参与修历者有都水少监郭守敬及许衡、王恂等。根据郭守敬主张“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于仪表”,4年之间,改制并创造天文观测仪器近20种,郭守敬等复测日月星辰运行之变,并亲自率员外出实测。其观测范围极广,“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凡二十七所”。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考正凡七事,创法凡五事,参照前代历法,测定冬至时刻,推算出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精确度极高,于至元十七年(1280)修成新历。忽必烈取“敬授民时”之意,赐名为《授时历》,于次年颁行天下。此历采用一系列比较正确之天文常数值,较之以往累代所行用《大衍历》、《宣明历》、《纪元历》、《统天历》、《大明历》等都更为精确。此历并正式废除了上元积年日法,采用了近世截元法,为编历史上一大创新,成为我国古代一部最精良的历法。

猜你喜欢

  • 鄜延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沿宋旧名。治延安(今属陕西省)。辖延安府,鄜州节镇州及丹州、保安州、绥德州、坊州四刺史州。府、州共有县16、镇5、城2、堡4、寨18、关2。共有205809户。

  • 侗戏

    侗族戏曲剧种之一。始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兴起于贵州黎平,流传于贵州榕江、从江,广西三江、融水、龙胜和湖南通道等地。相传为黎平腊洞侗族人※吴文彩所创。由侗族叙事大歌发展而来,同时借

  • 葛称河卫

    见“葛称哥卫”(2184页)。

  • 西藏图考

    书名。清代西藏地方志书。黄沛翘编绘。8卷。光绪十三年(1887)刊行。卷首载谕旨、碑文及序。卷一为西藏全图、西藏沿边图、西招原图、乍丫地图,每图计里开方,标出方位、里数。其余各卷分别记载西藏源流考、名

  • 乌斯多

    渤海大首领之一。又作乌思罗、崔乌斯多、崔乌斯。渤海国灭亡后,隶属辽东丹国。后周显德(954—960)初,率30人自东丹国逃投后周。

  • 明瑞

    ? —1768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筠亭。一等公富文(一说广成)之子。乾隆皇帝之妻侄。乾隆十四年(1749),授二等侍卫。二十一年(1756),以副都统衔赴西路军营,随定西将军达勒党阿追剿

  • 难楼

    东汉末年乌桓首领之一。勇健多谋。东汉灵帝(167—189年在位)初,为上谷乌桓大人,统部众9000余落,自称王。在诸郡乌桓中人数最多。献帝初平(190—193)中,※蹋顿代为辽西乌桓大人,总摄三郡乌桓

  • 拱宸城

    清代新疆城名。※“伊犁九城”之一。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于和尔郭斯。驻绿营汉军屯镇参将、守备,设巡司一员。同治十年(1871)沙俄入侵伊犁后被毁。位于今新疆霍城县西北,称老霍城(霍尔果斯)。

  • 把沙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永乐元年十二月(1404年1月),首领却约思等从西宁卫土官李南哥赴京贡马及方物,赐以银、钞、彩币。七年(1409),却约思再次入朝贡马,依例赏赐。宣德四年(1429),其族大

  • 奥仁

    赫哲语音译,亦作“奥伦”,意为“生命的灵魂”。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相信,人有3个灵魂,其为第一个灵魂。传说是创造生命的神赐给,与人的生命相始终,人死后即离开人的肉体,永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