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腰
见“巴岳特”(410页)。
见“巴岳特”(410页)。
蒙古帝后所居宫帐。又称金斡耳朵。“斡耳朵”汉意“宫帐”。宋使彭大雅、徐霆,罗马教皇使者普兰诺·加宾尼都曾目睹这种金帐。“即是草地中大毡帐,上下用毡为衣,中间用柳编为窗眼透明,用千余条索曳住,阈与柱皆以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亦称巴伦卧耳哥或巴隆鄂尔果。位于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的一座帐幕式的庙宇。以供奉首在喀尔喀蒙古传播佛教的阿巴岱汗像而得名。帐幕初在额尔德尼昭寺,后移至库伦,变帐幕为寺。哲布尊
契丹语音译,意为“收国”。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宫卫※永兴宫的契丹语音译为“国阿辇斡鲁朵”。
见“敌烈部”(1882页)。
古城名。俗称丹阳城。位于今青海民和县南部。因其墙上长满苔藓,远望呈黑色,故又名黑城。东汉安帝(106—125在位)时置,属金城郡。后废。西晋复置。北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羌遮寒(一作塞)于白土,即此处。古城
古道名。秦并六国后,为把统治势力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令常頞主持开凿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此路北起今四川宜宾,经云南盐津、昭通,南抵曲靖。因山路险峻,路宽仅为五尺,故名。汉武帝时又派唐蒙率
官名。契丹王朝时期对“枢密直学士”的简称。又作密直学士、直枢密院等。契丹习唐制,置枢密院,分北院(又作契丹枢密院)和南院(又作汉人枢密院)。院下设此职。最早见于辽世宗※耶律阮(947—951)时。选有
宋元时回族商人、诗者。祖籍西域,先祖经商至广州。父蒲开宗移家泉州。南宋咸淳七年(1271),知梅州。为人俭约,于民毫无所取。以两瓶井水放在案上,激励自己要象清水一样清廉。州进士杨圭赞其“曾氏井泉千古列
见“滇越”(2401页)。
解放前新疆伊宁地区一次重要武装暴动。1944年10月,伊宁“解放组织”为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于伊宁以东约100公里的巩哈县(今尼勒克县)首先发动起义,组成以法提哈、艾克伯尔等为核心的游击队,夺取该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