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花儿
亦称唱玉日。“玉日”,古突厥语,意为“诗歌”。撒拉族用汉语唱的一种山歌。流行于青海循化等地。历史悠久,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编修《循化志》时,就记载了一首当时流行的撒拉花儿。因受当地藏族民歌的影响,普遍带有颤音,婉转动听。歌词一般为四句、六句,也常有半阕为两句半称折断腰的。唱法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形式。唱时可触景生情,即兴编词,并可在句中加用撒拉语作衬词,使其更具民族特色。其调门有《撒拉大令》、《孟达令》、《水红花令》等。内容以表达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为主。
亦称唱玉日。“玉日”,古突厥语,意为“诗歌”。撒拉族用汉语唱的一种山歌。流行于青海循化等地。历史悠久,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编修《循化志》时,就记载了一首当时流行的撒拉花儿。因受当地藏族民歌的影响,普遍带有颤音,婉转动听。歌词一般为四句、六句,也常有半阕为两句半称折断腰的。唱法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形式。唱时可触景生情,即兴编词,并可在句中加用撒拉语作衬词,使其更具民族特色。其调门有《撒拉大令》、《孟达令》、《水红花令》等。内容以表达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为主。
见“卡甫散”(545页)。
战国时期中山国国王陵园葬域平面示意图。中山王生前命相邦司马赒主持建造王陵,事先将设计平面图制成此铜板。铜板长94厘米、宽48厘米、厚约1厘米。其背面有一对铺首,正面是一
见“耶律隆祐”(1320页)。
山名。又作旄牛山、髦牛山。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西昌市与雅砻江中游之间。古代居住于此山周围的一些部族,如髦牛种、越羌、旄牛夷等,就是以其命名。
北宋湖南辰州瑶族首领。为人刚直,勇智双全,附近瑶人多为所伏。宋太祖平定荆、湖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对瑶族地区的统治,采用“以夷制夷”政策,委任其为辰州刺史,封其子为殿直,并准其“自辟吏属,予一州租赋”,令
?—1177?西辽大臣。契丹族。兵马都元帅※萧斡里剌之子。因娶西辽创建者耶律大石女普速完,拜驸马。绍兴十三年(1163),仁宗耶律夷列卒后,遵遗诏由其妻称制,是为承天太后,时妻与弟萧朴古只沙里私通,为
傣语音译,傣族对“小乘佛教”的称谓。宗教界又称为“南传佛教”或“南传上座部佛教”,源于古印度部派佛教之上座部。公元前3世纪传入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后经中南半岛传入中国,主要为傣族所信奉。与傣族相邻的
见“速平江卫”(1841页)。
元明傣族土司名。元至顺二年(1331),与孟广、者样两军民长官司同时置。《明史·地理志》卷46:“孟密宣抚司,北有猛乃、猛哈,东北有孟广等部。”该司与孟广当在孟密附近。一说孟并疑即孟密,盖其地仅一甸,
即“麻星衢”(20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