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拉语

撒拉语

我国撒拉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青海省其它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8. 7万(1990年)。撒拉语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8个元音音位,每个元音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清化的变体;受其它语言的影响增加了一些复合元音;元音O在一部分词里可以与元音u交替使用;有29个辅音音位;塞音和塞擦音不分清浊而只分为送气和不送气两套清音;除有一套舌叶音外,还有一套舌尖后辅音;f音位不但出现在借词里,也出现在固有词里;辅音p在固有词里只能出现在词首;舌根音和小舌塞音不出现在音节末和词末;元音和辅音都有弱化现象;元音和谐以部位和谐为主;词重音不区别词义,通常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音节结构主要有Y、YF、FY、FYF、FYY、FYYF几种,其中以前4种最为常见。在语法方面,语法意义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改变粘附在词尾的构形附加成分来完成的;名词有数、格、领属性人称的范畴,数分单数和复数,格有主格、领格、与格、宾格、位格和从格6种,领属性人称附加成分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没有谓语性人称附加成分;形容词分性质形容词和关系形容词两类,性质形容词有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3个级别的变化;动词有态、时、式等范畴及形动词、副动词和动名词等形式,但没有人称和数的范畴;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语一般位于中心词之前,但数词和数量词组作修饰语时,一般是放在被修饰名词的后边。在词汇方面,构成新词的主要方法是派生法,其次是合成法;根词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借词主要来自汉语、藏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撒拉语内部差别较小,可划分为街子和孟述两个土语。

猜你喜欢

  • 行朝

    指契丹游动的中央机构。有人以为,契丹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国家统治中枢常年不设在一地,而是靡无定所,逐水草而迁徙。这种以皇帝行宫为中心,包括诸宫卫、中央诸官署等组成的游动朝廷,称之为行朝。考古出土《常遵

  • 孛阔

    蒙古语音译,意为“力士”。又译孛可。蒙古贵族以其为尊号,以示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成吉思汗时代,“有一国不及之力”的不里、蔑儿乞部的赤勒格儿,均享有此称。

  • 勐乌事件

    法国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勐乌、乌德的事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与法政府议定界务,法方自称参预调处中日纠纷(指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事)有功,索取“报偿”,强迫清廷将西双版纳的勐乌、乌

  • 哈剌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萨哈勒察卫,并说清代索伦部境有萨哈勒察地,属黑龙江所辖。

  • 忽里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忽鲁山卫,《满洲源流考》作呼勒山卫。正统(1436—1449)后设。

  • 喀喇沙尔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喀喇沙尔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喀喇沙尔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衙署有章京3员、笔帖式3员、委笔帖式11员、贴写通事10员,管理印房、粮饷、回务、台卡诸事。别有绿营守备1员

  • 高足黄

    民国时期四川省内外一些经营药材的商贾对羌等民族一种剥削方式。羌族地区盛产麝香、贝母、虫草等珍贵药材。一些外族富商在茂州等地设有专门收购药材的商号,给挖药人和捕麝取香人先贷款或赊售日用百货,日后拿药材抵

  • 一帐三房

    见“皇族四帐”(1701页)。

  • 伯固

    89—180高句骊国第八世王。固,一作“句”。太祖大王※宫之季弟。兄次大王遂成无道,恐祸及己,逃居山谷。汉延熹八年(165),次大王被杀,群臣迎立为王,时年77岁(《后汉书》等记其继位在汉阳嘉元年,即

  • 祥福

    ?—1841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马佳氏。由亲军累擢冠军使。出为湖南宝庆协副将,从提督罗思举镇压湖南省江华瑶族人民起义。后历绥靖、镇筸、宁夏等镇总兵。道光二十年(1840),***战争爆发,率镇筸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