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崇
清末学者。满族。姓富察氏。字礼臣,号铁狮道人。别号聱叟、铁石,由笔帖式累官广西思恩府知府。宣统元年(1909),由东三省总督锡良保举为道员。辛亥革命后,赴八里桥投河死。著述甚多,有《左传菁华》4卷、《经义新评》、《皇室见闻录》、《隆裕皇太后大事记》及《紫藤馆诗草》、《南行诗草》、《都门纪变三十首》、《画虎集文钞》等。以所撰《燕京岁时记》最为著名,该书按时令先后,记北京风俗、礼仪、游览、物产、技艺等,是叙述北京岁时风物的专书。
清末学者。满族。姓富察氏。字礼臣,号铁狮道人。别号聱叟、铁石,由笔帖式累官广西思恩府知府。宣统元年(1909),由东三省总督锡良保举为道员。辛亥革命后,赴八里桥投河死。著述甚多,有《左传菁华》4卷、《经义新评》、《皇室见闻录》、《隆裕皇太后大事记》及《紫藤馆诗草》、《南行诗草》、《都门纪变三十首》、《画虎集文钞》等。以所撰《燕京岁时记》最为著名,该书按时令先后,记北京风俗、礼仪、游览、物产、技艺等,是叙述北京岁时风物的专书。
明代蒙古领主。孛儿只斤氏。元世祖※忽必烈弟※阿里不哥后裔。初与瓦剌联合,对抗北元。北元天元十年(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趁明将蓝玉等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大败北元之机,在土拉河袭杀突围的脱古思帖木
明代蒙古官名。源于汉族封建王朝,元代因之,位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首,正一品,授银印。明代蒙古成为非成吉思汗家族领主(即赛特)的最高职位。拥有大量领地、牲畜、属民和军队,往往又是※土绵(万户)、
清朝大臣。正蓝旗蒙古副都统。雍正九年(1731)二月,受命赴藏办事。六月,与苗寿、杨大立领川兵1500名驻防腾格哩诺尔。十年,升正蓝旗蒙古都统,九月,改镶黄旗满洲都统,仍留藏。十一年,奉旨于色拉寺、大
哈尼族他称。又作“卡多”。雍正《云南通志》卷24《种人》条:“卡隋,元江有之。”康熙《元江府志·彝人种类》:“卡隋……喜歌舞”。道光《元江州志》、《新平县志》、《他郎厅志》、《普洱府志》及民国《墨江县
蒙古汗国政区名。元太宗于乙未岁(1235)建(一说建于太宗五年,1233)。治所故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或说在前苏联乌苏里斯克(即双城子)相对的克拉斯诺雅尔山城;一说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境;有说为今辽宁开
即“翁衮”(1895页)。
?—1875清朝大臣、宗室贵族。满族,爱新觉罗氏。嘉庆帝※顒琰第五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道光帝即位,封惠郡王。道光十九年(1839),进亲王。咸丰三年(1853),以太平天国北伐军进逼北京,授
?—1707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又作和罗理。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博尔济吉特氏。※固始汗第四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长子。原驻牧于准噶尔。噶尔丹攻杀鄂齐尔图车臣汗后,被迫率众避居甘肃大草滩。后侦噶尔丹谋夺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西部、西拉木伦河上游。牧地在围场北,东至翁牛特及巴林界,西至浩齐特及察哈尔正蓝旗牧厂界,南至翁牛特界,北至乌珠穆沁界。元属上都路及应昌路地,明为成吉思汗后裔住
辽代(契丹)初期重大政治事件。察割,即耶律察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弟耶律安端子,为辽世宗耶律阮的族叔。世宗即位时,淳钦太后不允,将兵抗击,在此两强争斗之时,他见世宗宽厚,乃怂恿其父投附世宗。后世宗确立